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18(2 / 2)

若要概括这场战争,那么方云觉得,这是最经典的文明战胜也野蛮的战例。

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喷火而且不断射出弩矢的火兽装甲车;大量装备的连弩,还有随时可以转职成为长枪兵的新式兵种。

这个时代大部分的部队,都是单一兵种,长枪兵就是长枪兵,拿起刀盾未必就能够变成刀盾兵,每一个兵种的训练方式都并不相同。不过凡事都有特例,那就是弩兵

弩兵为什么少,主要就是强弩的产量低,而且坏了就坏了几乎没办法替换。再加上箭矢制作不易,缺乏足够的兽筋制作弓弦什么的,都是导致弓箭兵和弩兵在古代军队之中占据比例非常稀少的主要原因。

方云这边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流水线和模块化生产,再加上橡胶的投入使用,甚至他还有大量的养殖场可以提供兽筋,所以产量方面远超这个时代的所有人。

再加上连弩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弥补强弩数量不足的问题,对敌人进行全方位覆盖式的射击。同时弩箭的操作也简单,列阵也更是简单,故而完全可以由别的兵种进行转职。

就如同现在,方云麾下有五千长枪兵,但是却都装备了连弩。

在战场上,他们首先进行射击,然后当敌人来到面前到时候,再换上长枪进行列阵迎敌。本身弩阵和长枪阵也比较相似,在严格的训练下,士卒能够迅速做好反应。

这一切的一切,便是穿越者最大的金手指,也是身为穿越者最大的优势。直接和敌人拼斗,比计谋什么的,用来耍帅还不错就是了。只是在方云看来,用超越这个时代的目光和技术,将敌人碾压过去,才是最帅的,也不一定非得依靠什么热武器。未完待续。。

s:昨晚下午1824点在高速公路设卡执勤,早上1点30左右才回家,好在上午不用去,这才把今天两章给赶了出来。回头一看,才发现最近发明创造太厉害,以至于被这本书的重点系统和数据战给忘记了,这不得不给大家道个歉以后会注意的。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和sky1991的打赏多谢二位一直以来的厚爱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厚爱,继续加油哦

第14章武将技发威

五支胡人部队南下,严格来说好歹也有十数万众,声势也算浩大。

然而随着槐头和轲比能部的覆没,其他三路大军的情况也不由得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本来只想着好好在汉人世界里面捞上一把,谁知道槐头和轲比能部一天就被消灭。

至少四万多人被俘虏,三万多人阵亡,剩下一万人左右狼狈逃散。

这个战争结果,他们怎么都接受不了。这到底是槐头他们太弱了,还是汉人太强了若是前者那还好说,但就算再自欺欺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是邻居,相互之间难免会有些摩擦,对方什么战斗力,难道自己会不清楚

若是后者,那麻烦可就大了,他们到底是要继续打下去,还是要撤退

别说他们为难,其他人也非常的为难马家军还有幽州那边的守将知道这个战果之后,也不由得无语,一天的时间就灭掉了别人,那自己那么多天还没有消灭别人,是否怂了点

公孙度也是刚刚接到方云的新命令,让他去攻打高句丽。一开始他打算一笑置之,奈何第二天传来方云一天之内就消灭了槐头和轲比能本部大军的消息,顿时觉得被打了脸。

更令人无语的是,第二天乌桓那边就传来了新的消息,蹋顿已经撤军了。剩下高句丽,只怕也会在不久的未来撤军。这两股势力显然意识到现在还不是和大汉开战的时候,本来族人就不多,还不适合那去赌一个未知的未来。

最重要的是。随着槐头和轲比能的死亡。他们的部落必然大乱。蹋顿好歹也是一方雄主。自然知道柿子要找软的捏这个道理,所以他调转了马头,朝着鲜卑人的势力范围杀了过去。蹋顿既走,那高句丽那一万左右的乌合之众,自然不能久留,退场那是必然的。

“打了”公孙度没有选择,他只能调集部队,趁着高句丽尚未回防便杀了过去。

一千句威胁都比不上一场胜仗。方云算是震了震这个还有侥幸心理的公孙度,让他了解到了双方的实力差距。若是他胆敢骑兵,至少可以肯定高句丽和乌桓绝对不会帮助他。

孤立无援又本身没什么兵力可以调动,还要冒着被诛三族的风险,公孙度若是这样还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他也祸害被杀了。

为了让利益最大化,他在出兵前就给方云写了一封信,言及他本身也是一个文人,治理地方可以,统兵打仗只怕不擅长。愿意把麾下将领交给方云。同时在他出征高句丽的时候,方云也可以派人过来。先接手辽东的防务和治理权。

当他远征高句丽,获得巨大胜利回归的时候,汉庭任命他为清河郡郡守,襄平亭侯。同时给了他一些清河国的编制,让他可以任免以前的那些心腹,只可惜都是文职。饶是这样,阳仪和柳毅这两位心腹,也成功担任了副郡守和财政局局长两个比较重要的职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阶段,方云并没有改郡为市的想法,主要是工程量好大,只怕很多城市的辖区都得要重新规划,所以郡守相当于市长,刺史相当于省长,以后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安全的发展环境,再进行全国性的规划。

另外一拨比较纠结的就是前来支援方云的盟军,感觉似乎自己仿佛就是多余的。

好在没有盟军跟着方云前往云中,否则只怕更加尴尬,比较在战场,他们的作用似乎只剩下帮忙打扫战场,又或者看管一下俘虏这种辅兵的工作。

前往幽州支援的霍峻才最惨,到头来打都不用打,一场战争就这样消弭了。黄忠是有打算直接杀入乌桓的意思,只是考虑到长远的战略目的,所以这个提议被驳回了。

最后霍峻不得不无奈的回到了晋阳,饮宴也变得没什么兴致,甚至于余幸和孙乾也在试探着要求他加入,奈何别人本身就没有建立任何功劳,而且他年轻气盛自尊心重,于是果断拒绝了拉拢,带着刘表的部队返回了荆州。

至于朔方那边还好,彻里吉似乎是真的饿疯了,他不得不起兵和大汉战斗。若不能够在汉人那里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