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61(2 / 2)

他这样毫不留情的把这些人犯下的罪过,甚至把履历都给公布出来,别人怎么看为什么并州就没有这种情况,不管是上任了一段时间还是上任很久的似乎都没有这种情况。

看着这些高大上的家伙,居然背着自己干下了那么多的天怒人怨的事情,他们的死使得百姓们难得的高兴了起来。缺乏娱乐的如今,对于这种行为百姓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问题是,并州真的没有这种情况当然也有

但是一切都是隐蔽的进行,然后政府会告诉媒体不允许写他们的文章。这样一来在外人看来,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地方,在这里几乎不存在贪污和渎职。

有了对比,反而使得冀州的那些官员显得更加的丑恶了。

连带着的,他们所属的世家也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有些时候天没亮他们会发现大门那里被泼了一大堆的秽物。只是由于机构的不健全,所以执法效率很低,实际上就算他们把小吏都换成他们的人,也没办法阻止本来就对世家不满的一小撮人。

当然,他们可以严刑逼供,但他们会发现第二天报纸就专门报道了这件事情。报纸是晋阳发售的,主要是通过热心人带来冀州出售。所以刺史大人并不会禁止这份报纸,毕竟晋阳那边都没有说这份报纸的内容有什么问题。

结果很正常,小吏刚出门就被群众围攻。生死不明。随后不得不开革了他。案件重审。

只是既然都冤枉了别人了,那自然就得把屁股擦干净,否则的话政府的颜面也会丢失。最糟糕的是说不得,这官员又得换人了。

现在的冀州,官员们居然都开始不知道如何当官才好了,说出去只怕会笑掉别人大牙。

最伤透世家心的,是那些原本的好友,他们在并州回来了。带回了不少的礼物。然后就晋阳的见闻还有一些政策,隐晦的向他们炫耀;然后又隐晦的说冀州多么的杂乱,秩序多么的糟糕,还有市场是多么的萧条云云,听得别人不是滋味。

看着以前条件和自己差不多的世家,如今不是儿孙入了学,就是出仕。再不然在工商业赚了多少多少钱。虽然都是一些阿堵之物,但他们也不能不承认,少了还真不行。

只看如今他们穿金戴银的,好不气派。偏偏自己却还是以前那么寒酸样,一天两餐不说一个月也吃不上几次肉。日子没法比。

回到房中更糟糕,家中妻妾白天被别人送了一大堆的礼物,晚上的枕边风也是不断。本来心情就不好,这下子真的是非常不好了。没有直接升级成家暴,那也是他们涵养好。

不多时,他们发现家中佃户似乎少了,不少人都退佃。愿意很简单,他们要去晋阳,在那里哪怕不种地,做工也能够赚到不少的工钱。方云规定了每天最多不能超过五个时辰的工作时间,同时还规定每六天必须要休沐一天。

最重要的,还是工钱丰厚,怎么都比种地要划算。本来土地就不是他们的,那么放弃也就放弃了。更重要的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并州那里运来了大量的粮食,有不少是他们没有见过的,但非常便宜的玉米和马铃薯,当然味道也不差,尤其是马铃薯亦菜亦饭,百姓非常喜欢。

大量的粮食的投入,使得冀州本身的粮食卖不出高价,更别说官府也刚刚宣布,以后的税金将不征收粮食,而是直接征收金钱。换言之,他们要先出售粮食换到钱才能够交税。

然而若是粮食卖不出价钱,那他们又有多少钱可以拿来交税交完税之后,他们还能剩下多少钱所有人心里都有一本生意经,当他们发现做工赚钱都比耕地要赚得多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知道如何选择。

更别说,别人那里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有完善的文化设施,说不得以后儿子还能够学出点成绩,然后出仕为官什么的,那可就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这玩意想来都是手快则有,故而百姓自然是退佃走人,不管如何都想要去并州谋生。

而世家家里有良田千顷,但一个人都没有给他们耕种,那又有什么意义更糟糕的是,官府已经给出命令,两年内抛空的话,土地将被政府以基础价钱回收。

毕竟土地一直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尤其是耕地这种东西。国家不可能允许耕地长期抛荒,所以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算是已经属于别人,国家也有必要将其回收。

至于别人会抱怨,那为什么你不找到佃户耕种

是的,世家们算是明白了,原来落后就要受罪,就要挨打他们或许没有经历过那些时代,但他们却明白了这个道理

少数的世家,已经开始和政府接洽,愿意放弃优待,提前同化。

然后报纸开始公告这个消息,甚至于百姓也开始要求提前结束一国两制,早日同化。

最后,冀州的世家妥协了,他们选择同化于是维持了不到半年的一国两制,在世家的觉悟下,开始取消。而这段时间里,方云也完成了物资和资金的积累,可以针对冀州这些新地盘,开始分期整改治理。

而方云在读到这周的报纸的时候,也不由得感慨:

若当年,香港和澳门是内地,内地是香港和澳门的话,那么只怕也不需要什么一国两制了,回归当年就直接一体化了。当然,方云指的是繁华程度和先进程度什么的未完待续。。

第101章吕布下南阳

要改革一个势力,应该从什么开始

首先当然是从回收土地开始做起,只有把所有土地都收归国有,那么其他的改革才能够陆续开始。至于购买土地用的钱,方云已经准备妥当,甚至于为此把三十多条路的修筑权利给拍卖了出去。

如今整个领地的商人都在流行修路,从县城到郡治,甚至州府。各种大路小路在政府拍卖之后,迅速被大财阀,甚至财团拍下,为此支付了一笔不少的费用。

然后,他们还要按照政府规定的验收标准,还有工作时间规定等进行修路。整个费用,几乎都是他们自己支付,但为此他们可以得到这条路最短二十年,最长三十年的收费资格。

钱就这样有了,之后就是针对土地的购买,实际上冀州不少的土地早已被政府回收,而且由于方云的关系这些土地暂时没有对外开销售。收购的压力好歹是减少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承包再把这些土地发放出去,多少可以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