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3(2 / 2)

嬷嬷只得如实去回了话。

楚国的冬季温暖而潮湿,着两件单薄的衣衫便可过冬,尤其微浓天生体热,根本不觉得寒冷。腊月中的晌午,轻风拂面,她穿一件浅蓝色的衣裙,靠在庭中的桂树旁默诵典籍,有些苦恼自己背不下去,娥眉微蹙。

抬眸却见元宵匆匆跑来,惊喜万分地朝她禀道:“公主,太子殿下来了”

不知为何,微浓的第一反应竟是想躲,忙对元宵道:“快告诉殿下,我身子不爽”

“爽”字才刚出口,她的余光已瞥见有人走近。顺势望去,只见三四名宫人跟在一位锦袍男子身后,正信步而来。

当先的锦袍男子正是楚璃。明明距离还隔得很远,可微浓看到他的脚步似有一顿,像是听到了她的那句托辞。她不由一阵尴尬,握着书册的手一紧,赶忙垂下头去。

待眼底已能看到他的云头锦履,她才缓缓敛衽行礼:“青城见过太子殿下。”

“公主客气了。”楚璃淡淡的话语由她上方传来,仍旧是那般清润悦耳,但她听得多了,已不会再失态了。

因是脱了热孝的缘故,楚璃今日没再服白,而是穿一袭玄色玉袍弁服,绣以四爪金龙纹样,袍角乃腾云螭纹,腰间束着白玉玲珑绶带,袍袖舒展,从容挺拔,步履之间难掩气度高华。

若说初见时,白衣的楚璃清俊出尘宛若天人;今日这锦衣玉袍的楚璃,则是尊贵绝尘仿若王者。他终于沾了一丝烟火之气,像是尊荣无匹的一国太子了。

无论是白衣还是锦袍,楚璃总是恰如其分地适合那个角色,毫无一丝做作之感。但也许是微浓初见他的印象太深,那一袭白衣对她的冲击太大,在往后很长很长的时光里,她每每想起楚璃,眼前总是晃过那一袭白衣,是他踏破月色徐徐走来。

微浓想开口询问他“为何事而来”,又觉得这话太过疏离,唇齿间迟疑了片刻,幸而元宵替她解了围:“奴婢元宵见过太子殿下。”

楚璃身后的几个宫人,也向青城见了礼。

两厢问候完毕,楚璃便自然而然地起了话题,道:“年底诸事繁忙,今日父王封了印,我才得空来探望公主,实在是怠慢了。”

微浓赶忙挥了挥手:“不不不,您言重了。”回完这一句,才发现自己还是失礼了。教习嬷嬷曾说过,见到楚璃要双手拢袖,她却朝他摆手了。在他面前,她学的那些宫廷礼仪好似都白学了,哎

楚璃见状却微有笑意,目光落于她手中的书册之上,转而问道:“那些书籍,不知公主看完了吗”

“书籍”微浓愣了一瞬,才明白他话中之意,“您是说,霁月姑娘送来的那些书吗子夜吴歌什么的”

楚璃含笑点头。

微浓讶异地问:“那些书是给我看的难道不是用来呃我是说,不是有其它用处吗”

“哦恕我愚钝,公主讲的其它用处,指的是”楚璃仍旧笑着,似是要看她出丑。

微浓被噎住了,不知他为何故作不懂。然众目睽睽,她怨念的同时,也只得支支吾吾地认错:“哦,也许是我会错意了那些书,还没来得及看。”

楚璃倒也未再多言,再次看向她手中书册,又问:“这些典籍都背完了”

微浓本想逞强一句,奈何楚璃的目光太过清透,她在他面前根本不敢造次,便叹了口气,无声作答。

楚璃似已料到了这个结果,笑道:“对于背诵典籍,我倒有些心得,不知公主可愿一听”

微浓闻言立刻来了精神,连忙点头道:“好啊就怕叨扰殿下。”

“岂会”楚璃四下看了看:“这里不太方便,公主平日是在何处习读”

“在毓秀宫偏殿。”微浓边说边伸手相请,与楚璃一并往偏殿走去。元宵和云台宫的人皆很识相,跟到偏殿门外便停住了脚步。

微浓心心念念想要知道楚璃的“心得”,平日又是不拘小节惯了,便也没觉得彼此独处有何不妥。一进偏殿,她便迫不及待地指着一摞高高的典籍,询问楚璃:“殿下说的背诵心得,是指什么”

楚璃没有即可回答,随手捻起一本大楚创业起居注,翻开第一页,询问微浓:“会背吗”

微浓为难地点点头:“不过这本学完太久,有些篇章已然忘了。”

“无妨,背诵第一页让我听听。”

微浓只得硬着头皮,磕磕巴巴背道:“初,帝自卫尉卿转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郡文武官治能不称职者”

她背了半晌,勉强将前五页背完了,可她发现楚璃根本没有随她的背诵而翻过书页,目光一直停留在第一页的内容上头,凝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如此一来,微浓也有些泄气了,直白问道:“殿下在听吗”

“在听。”楚璃淡然地放下书册,询问她:“公主是否觉得背诵典籍力不从心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微浓也不隐瞒,扶额叹道:“是呢,背着后头,忘了前头。”

楚璃回笑:“方法不当,自然事倍功半。公主背诵之时,断句有异,应是没有真正吃透这书上的内容,故而背诵吃力。”

微浓自小便对舞刀弄枪颇感兴致,但对于咬文嚼字,实在不通,便也如实承认,苦恼地道:“这书太过深奥,我的确不懂。想必您也听说了,我自幼长于镖局,虽识字,但并不通文墨。而且教习嬷嬷讲的内容太拗口了,我多半都听不懂,只觉得这些字拆开来我都认识,但合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她原本以为,楚璃听见这话必定会看轻她,可没有,他只是耐心地道:“我幼时习读,也做此感,只觉得拗口晦涩。后来发现,凡举书目必要诵读出声,时日长久,定会有所收效。”

他又重新翻开那本大楚创业起居注,用白话的方式将第一卷的内容讲了一遍,是楚氏先辈的开国之事。不知为何,那些拗口的句子经过楚璃这般一讲,便似茶馆里的说书一般,十分通俗易懂。及至后来,微浓听得入神了,楚璃却住了口,惹得她忍不住追问起后续故事。

楚璃笑着指了指书册:“欲知后事如何,尽在书中。带着探究之意去出声诵读,以公主的聪慧,必定能读懂其意,如此一来,奥义在心,背诵便事半功倍了。”

微浓果然对这枯燥的大楚创业起居注来了兴趣,再去看后头的内容,竟也看得津津有味起来,全不顾楚璃在场,边看边赞叹道:“贵国先祖真乃神人也既通兵法,又通文墨”

“只可惜流传到如今,我们楚氏一脉都是喜文不喜武了,唯独二弟爱武成痴。”楚璃如此说着,面上竟流露出一分担忧之色,又旋即消逝。

微浓虽不知他为何担忧,但也自知不该多问,便主动接续了方才的话题:“我会按照殿下教的方法,试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