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不但可以掌握主动权,一下子就是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另外的,如果他们运动起来,而不是守株待兔的话,那雨师可以为已经撤退的那一部分人争取更多的逃跑时间。
因为如果他们不是停在原地等待敌人到来,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跟着另一部分人撤退正好相反的道路进军,主动去与敌人遭遇。
那么在一个逃离,一个前进,双方都是在运动的过程之中,那么敌人的这个追击距离,又是要扩大一些了。
也就是说,如果柳随风他们向前主动去遭遇敌人,并且与他们战斗,主帅和其他三个将领撤退的不对,那就是可以获得更大的安全距离了。
只要柳随风他们越主动,主帅他们就是越安全。
所以柳随风想了想,也是觉得送佛送到西,既然选择留下来阻击了,就是死要做到极致。
于是,趁着士兵们战意正盛,柳随风也是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去遭遇敌人。
这样一来的话,恐怕敌人一时之间也是会被吓尿的。
明明有内奸才是刚刚来通报他们大华的军队疲于奔命,现在这个时候不仅绝对不敢迎战,而且还是不堪一击的。
但是却是又有一支队伍主动掉转过头去,去他们主动开战。
这样请报上与事实上的矛盾,一定会让敌人一时之间陷入两男的境地的。
毕竟如果柳随风他们一时之间掉转过头去主动发起进攻,他们也弄不清楚柳随风到底有多少了。
从心理上来说,至少是有和他们一战之力的数量,肯定才是敢这样做的。
不然这不就是送死吗。
柳随风也正是想利用敌人的这个心理,来一场出其不意的心理战,说不定会有可能产生什么奇效。
柳随风所想做的,就是这样虚张声势的来一个出其不意。
看着士兵们的劲头,柳随风也是觉得是有希望吓到敌人的。
甚至有可能会是让敌方的将领产生怀疑,怀疑之前给他们通风报信的哪一个内奸,到底会不会是大华的内奸,已经是被大华拉拢过去,正是用将计就计的就某,顺水推舟的将他们引入大华的圈套。
反正这样的话,肯定是会让敌方的将领犹疑矛盾,甚至有可能是在只会上发什么错误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些东西,可就是立大功了。
于是柳随风也不在犹豫,趁着士兵们士气正旺,也直接挥师进军,直接掉转过头去要与敌人主动接触。
士兵们听到柳随风的命令,也是一样兴奋无比的。
其实他们也不太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兴奋,明明要去更危险的敌方,用这个更危险的方式去解决,但是他们就是觉得意外的兴奋。
或许是因为气势的原因。
不知为何,这有时候非常抽象模糊的东西,就是让他们如此勇敢的踏向了他们之前害怕的死亡之路,不再有什么犹豫。
又或许是因为这一个决定,是在是太痛快了。
就像是昨晚的大口吃肉一样,主动去寻找敌人并且与之开战,而不是被动的缩在原地等死,这一种畅快的感觉,让士兵们都是非常的舒服。
就算是死,也都是轰轰烈烈的去死。
反正都有可能是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或畏畏缩缩,或浩浩荡荡。
结果既然都是这样,士兵们只觉得就算这的是这个无法改变的结果,那至少也是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
而他们所喜欢的方式,那就是像男人一样主动堂堂正正的去面对。
正文第两百六十七章遭遇
就这样,柳随风就是带着这样一对斗志高昂的不对,就是这样浩浩荡荡的主动出击了。
一群人在草原之上策马奔腾,就像是将获得胜利的最后收割一样,是那样及其的渴望遇到敌人,并与之发生战斗。
这样的结果,就是柳随风一开始也是没有想到。
没想到自己的人原本在人数上就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但面对可能早遇到的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却还是这样如此可能着战斗。
柳随风只觉得这群人,实在是太乱来了。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的话,一定会是觉得他们疯了,竟然是去送死都是这么着急。
但是这也无妨,因为作为其中的一员,柳随风能够感受到那一种感觉,那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
不要怂,就是干。
那一种痛快的感觉,真是的是太爽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其道而行之的柳随风等人,也是真的遭遇到了敌人。
敌人看到有一只大华军队反其道而行之,看起来正是要向他们发动主动攻击,并且看起来数量还是不少,他们也是有点慌。
第一,一时之间他们并不太清楚柳随风这群人,到底有多少。
毕竟一眼看过去,就是给人一种很多人的感觉。
并且能够敢这样主动和他们开战,证明柳随风这些人,绝对不是不可太少的。
第二,那就是之前的得到的情报,和现在真是看到的情况的矛盾。
这更是让突厥的将领有些犹豫。
之前他们的情报,是从投敌的岳云天那里得到。
一开始他们看到岳云天断了一只手,言语之中好像还是很痛恨大华的样子,就是相信了他的话语。
毕竟手都断掉了,这的确还是有一点说服力的。
当时岳云天和他们说的情况,是大华方面因为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正疲于奔命的在拼命的撤退,状态奇差、不堪一击,只要他们主动追击,绝对是可以轻松把他们消灭的。
并且岳云天还说,他已经在大华军队撤退的一路上都了记号,追踪的大华军队的动向。
只要他们肯追击,他一定能够准确的找到大华军队的位置的。
这连位置都是提他们找好了,突厥的那些将领,也是觉得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
再加上后来岳云天又是说出了他的“悲惨处境”,说是什么被大华所抛弃,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是过来投靠他们的,希望以偶得到重用,想要在他们这里发展,诚恳的表了一番决心。
那一番说辞,却是也是打动了许多突厥的将领,所以他们才是相信了岳云天的话。
但是现在,他们也会抱着收割的态度,一路快马加鞭的追了过来,但是看到的却是这番景象。
什么疲于奔命、不堪一击的大华军队,他们都是没有看到。
他们看到的,就只是一大群精神饱满、斗志高昂的大华士兵。
这样情报与事实上的反差,实在是让突厥的将领有些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