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1节(2 / 2)

华瑜微怔,既而因着激动,喉间咳出一口鲜血:“咳咳……沈逸辰,倒是我们都小觑你了……呵呵,只是,小心乱臣贼子,最后……都不得好死……”

沈逸辰垂眸:“已经不得好死过了,才知今日今时要做什么。”

鲜血流了一地,华瑜已经没有多少力气,却还是不忘伸手去摸他的脸:“那我看看……你能否活过今日……还是……你也同我一样,死在这牢笼一般的皇宫里……”

他松手。

华瑜笑了笑,失了平衡,倒在这血泊中。

沈逸辰敛眸。

“君上。”上前到床榻前扶起弘德帝。

弘德帝早已被毒酒毒哑,无法说话,可胸前还在因为华瑜之前的一袭话而剧烈起伏着。

“君上,太子诏了旭王,尚书令和曲国公到思贤殿,眼下是最好的时机。我已将血书交给袁成龙,袁成龙已安排人手在思贤殿一带静候,君上,胜败皆在此。”

袁成龙虽为禁军一支,却一直不满太子逼宫行径,可禁军皆在太子手中,袁成龙若是擅自违令,便会成谋逆。君上尚在,袁成龙不敢轻举妄动。而沈逸辰手中有弘德帝血书,袁成龙才肯信他。

而华瑜所谓的禁军一支听命于她,也无非是她知晓袁成龙心猿意马,便借了太子之名,将自己洗刷干净。而沈逸辰手上有君上的血书在,今日君华殿中,便再无旁人可以入内。

“我已找人送信至庐阳郡王府,定北侯府,任将军,镇阳军,并已调怀洲兵马北上。不日之后,便会陆续兵临城下。只需袁统领在需要的时候,听我号令,自君华殿救驾,自思贤殿除逆,宫中形势可破!”

眼下,不说十足把握,已准备了七八分。

今日太子忽然举动,引得华瑜动作,他无法再拖,只得行非常之举。

“路子!”他朗声。

路子推开寝殿门,袖中的信号烟雾放出,此事既已开弓,便没有回头路。

“君上。”沈逸辰转眸。

弘德帝眼底猩红,勉强扶着他的手起身。

殿外,袁成龙已领了十余人入寝殿:“袁成龙救驾来迟,望君上恕罪,我等禁军誓死效忠君上,虽死犹荣。”

第121章大结局

一转眼,便到了腊月二十六。

晋州偏安一隅,岁月静好,似是与长风国内这一年的乱世勿扰一般。

只听闻,弘孝帝登基,早前的怀安侯沈逸辰成了国中最年轻的辅政大臣之首。但弘孝帝登基后,国中也并非如想象中的太平,依旧暗潮涌动,再有便是巴尔趁乱南下,京中时局并远远不及安稳二字。

此时的长风,若是没有怀安侯,却当不知该如何了。

悦茶馆里,方槿桐认真听着。

可听来听去也只是这些,不免有些失望。

此番似是因着国中时局缘故,沈逸辰并未往晋州来一封书信,没有人知晓方家如今在晋州,方家才能求得安稳太平。

又是一年年关,她真的有些想念他了。

落笔还是晋州记事,都不觉洋洋洒洒写了三大本了。

方槿桐微怔。

沈逸辰都位及辅政大臣之首了,却还是否能想念她?

……

阿梧唤她,方槿桐合上记事手册。

“今日周妈做了三小姐最爱吃的松鼠鱼,听周妈说,她可做出了三十年来最好吃的松鼠鱼,三小姐你可要多吃些。”阿梧逗她欢喜。

她也配合,同阿梧一道往二伯母苑子里去。

“三姐。”苑中正好遇见方如峰。

“这么高兴是去哪里?”方槿桐好奇。

方如峰挠挠头:“嘻嘻,同二哥一道去看皮影戏。”

“皮影戏?”方槿桐怎么不知晓的。

方如峰隐晦道:“隔壁小镇来了个皮影戏班子,薇薇听了一定闹着要去看,微微又喜欢同沈姐姐一处,便非得拉上沈姐姐,二哥只好同他们一道去。可总得有人看着薇薇吧,大嫂早些带岁岁出去了,二哥便拉我救急了。”

难怪,方槿桐会意点头。

这便懂了。

“那你快去。”方槿桐放行。

方如峰笑嘻嘻点头:“三姐,回头给你说见闻。”

方槿桐莞尔,目送他离开。

如峰口中的沈姐姐便是安安。

安安同二哥,方槿桐笑笑。

如今方家在晋州的苑子比京中的要宽阔许多,但一家人住在一处,竟比早前京中还要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