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20(2 / 2)

侯敞未曾想到樊哙的力气竟如此之大,当即震得虎口发麻,而樊哙丝毫不给侯敞喘息机会,抽回长枪,转而刺向侯敞胸前。

侯敞身体快速偏开,尽管如此,左肩依旧被刺伤,两人交战不过五个回合,侯敞身已负伤,只得策马向后逃去。

然樊哙已经抓住机会,岂容这厮逃回阵中,后方的樊哙立即将手中的长枪投出,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侯敞的后背。

那侯敞直接应声倒地,汉军立即挥旗,士卒一涌而上,代军大败,樊哙见汉军士气高涨,直接命人前去攻城,而侯敞则是被割下首级,悬于三军之前。

曲逆城中的叛军见到侯敞被杀,无不惊讶,当即命令士卒好生布防,又命人前去通知陈豨,尽快赶来支援。

但是代军的士气大跌,人心大乱,根本不想固守城池,樊哙看准时机,独自站在城下喊道:“今叛军侯敞已被天军诛杀,况陈豨据边疆之地,无中原之广阔,难以雄踞一方,今汝等若是投降,必会以礼相待,还望诸君深思。”

本来城门楼上的代军已经有些混乱,又听到樊哙喊话,几乎人人皆有投降之心,不待副将反应,他身边的代军直接将其刺杀。

然后对着旁边喊道:“诸位,吾等父母皆在中原,何故受制于反贼,今若投降,便可以回去孝父母,养妻子,岂不美哉”

话音刚落,代军皆是摇旗响应,遂将城门打开,放汉军入城,因此并未废多大的兵力,便将曲逆城占领。

樊哙安排好诸事之后,便命人将刘邦请来,此时周昌也在邯郸附近响应刘邦号召,这也使得陈豨稍微处于劣势。

第461章张春率军守聊城

侯敞于曲逆城被樊哙斩杀,此事传到东垣,陈豨闻言,颇为震惊,立即下达诏书,希望张春莫要如侯敞一般大意轻敌,务必要守住聊城。

而且聊城附近还有太原等地,后方的东垣也会派兵支援,反正陈豨想要表达的思想就是,不要怕,我们有的是兵,也不要强上,我们以逸待劳,可以缓。

汉军占领曲逆城之后,士气大振,刘邦亲自率军前往聊城,曹参、樊哙为左右副将,势要拿下聊城,实话说,刘邦带兵打仗确实有些不擅长。

但在刘邦看来,樊哙这种莽夫都能拿下曲逆城,而且并未损失太多的兵力,他刘邦自然要比自己的妹夫强一点,也从侧面说明陈豨的大将不过如此而已。

数万大军在刘邦的指引下,浩浩荡荡的向着聊城赶去,张春早知侯敞被樊哙打败,这也是汉军士气大盛的原因,目前张春心中只想暂避锋芒,待到汉军士气消磨殆尽,再出兵与其交战。

城外,汉军整顿完毕,加上赵代之地多丘陵,刘邦也就未急于进兵,当下便召集诸将商议如何攻占聊城。

樊哙因占据曲逆城,脸色颇显高傲,不待众人答话,便首先起身说道:“今三军皆到,那聊地不过小城,何须放在眼中,陛下在此守候,某带兵前往三日便可破城。”

刘邦闻言,倒也来了兴趣,“将军当真有雄心壮志,不过汝需多少兵力可攻破聊城,朕自会给予,若是能够占领,朕自会大赏。”

樊哙上次攻占曲逆城带领汉军万余人,而且他败了侯敞之后,从城中得知,侯敞乃是陈豨旁边的大将,想来其诸将亦是不过尔尔,心中也就低看了代军。

“陛下此次给予五千兵马即可,弓箭手两千,今聊城纵使铜墙铁壁,也挡不住汉军气势,若是两军久居不下,日后定难攻破。”樊哙很是直接的说道。

刘邦亦是觉得有理,正要将兵符交给樊哙,旁边的陈平突然起身,立即行礼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妥,还请陛下再三思量。”

“今破曲逆城不过数日,陈豨心中定然大惊,如此这般,那聊城的防御定会比曲逆城好上百倍,而且大将应该属于谨慎行事一类,因此强攻不可,还需另想他法。”

听到陈平这么说,樊哙也是急了,当即对着陈平喊道:“公说的似乎有理,敢问公现在可有方法将聊城攻破。”

陈平刚才只是反对樊哙的做法,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方案来应对,因此被樊哙追问,只得低头不语,似在思考办法。

这时旁边的刘邦已经将兵符交给了樊哙,“先生所虑甚是,然未免有些高看陈豨的军队,侯敞尚一战而死,张春何人也,朕闻所未闻。”

樊哙接过兵符之后,有些嘲讽地看了陈平一眼,当即向着外面走去,“公且看某如何攻下聊城,斩下那张春首级。”

于是乎,樊哙带领七千汉军向着聊城逼近,在其五里外驻扎,不过这次樊哙无论怎么派兵辱骂骚扰,聊城皆不出兵迎战。

聊城内,张春每日请士卒饮酒,不时询问城外情况,见到樊哙如此,当下便嗤笑道:“樊哙真乃莽汉也,兵法何时有云,战前辱骂敌军之法”

接连数日,樊哙见聊城毫无动静,不免有些焦急,前些时候从帐中出来的时候已经夸下海口,如此草草守兵,回去定会被陈平嗤笑。

樊哙想到这里,便与诸将商议,准备夜袭聊城,诸将闻言皆觉得有理,今辱骂多日张春不敢迎战,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或许真是窝囊,不敢来战汉军,第二种则是熟读兵书,颇知用兵之道,在樊哙看来,那陈豨帐中如何会有将才,张春之辈定是属于第一种,不过这次樊哙真的猜错了。

是夜,樊哙整顿五千兵马,先让两千弓箭手在前,后方汉军架起云梯紧随其后,樊哙在前,见到城楼之上并无敌军,心中不免大喜。

当即让士兵架起云梯,准备攻城,此时旁边的副将却感到有诈,当即前往樊哙身边禀告,“启禀将军,纵使平常小城,也会有百余人轮流站岗,今聊城之上并无一人,实在过于蹊跷,不若先行撤军,再做观察。”

樊哙闻言,心中大怒,“今兵临城下,乃是绝佳机会,公竟说出如此丧气之话,本将命你速去指挥,不得有误”

那副将见樊哙对于聊城执念太大,不敢在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