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8(2 / 2)

三人对坐畅谈许久,对英布也稍微有点了解,虽然有些粗俗,但常怀侠义之心,和项伯倒是有几分相似。

“这里坐山环水,周围又有桃树美景,若是你不在此为盗寇,或许会有诸多人家搬进来的。”陆言看着窗外说道。

英布听后只是挠头,陆言见他头上的秦印,只觉得有些不妥,“校尉,麻烦你取出墨笔来,我写些文书交于英布兄长。”陆言心中颇有思索的说道。

章邯不知陆言心中何意,立即从外面的侍官处取出墨笔,陆言取出布帛在上面稍微写了几行字,又用自己的印章盖了一下。

大概意思是英布诚心悔改,此书可证明英布无罪什么的,况且上面有平南侯的掌印,陆言检查几遍见到无误便交给了英布。

英布大字不识几个,看到布帛有些皱眉,“你拿着这东西,各地郡守官府不敢拿你,若是不想在这山中居住,也可去别处做活。”陆言当即解释道。

“原来这是陆侯爷写的免罪书,英布没有才学,就先收下了。”英布面露喜色的说道,同时揣入自己的怀中。

当天陆言便在桃花岭住了下来,英布则是充当了守卫,毕竟手下那帮人和自己差不多,只是没有自己的拳头硬,所以才跟着自己的。

为了防止他们夜里杀人越货,英布亲自在陆言的门外守卫,倒也算是有些情义,不过陆言却丝毫不知。

次日清晨,陆言起得早,看着门外的英布不免有些惊讶,“英布兄长”陆言推着英布说道。

英布受到惊吓立即起身,“原来是陆侯爷,惊扰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陆言当即疑惑的问道。

“我手下那些人不老实,所以我就在这里守着陆侯爷了。”英布挠头傻笑道,陆言也是感叹,古人当真是重情重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是不假。

陆言半天的时间都在桃花岭走动,整个山岭之间尽是快要成熟的桃子,当真是喜人,游玩了半晌,陆言才知道自己是有要务在身的,如此这般,简直就是不负责。

此刻英布也是备好了茶饭,章邯也在门口处等着陆言,“侯爷,过会就要离开了,还请前来用饭。”

听到章邯喊叫,陆言也是立即走了过去,饭桌前,陆言意识到要走了,还是安排几句较为妥善。

“英布兄长,子玉就要离开,此处遍地皆是桃树,希望兄长加以利用,另外我会命人留些盘缠在这里,够你半年生活。”陆言语重心长的说道,有点像母亲的感觉。

英布也是立即放下手中酒杯,伏地跪拜陆言,“陆侯爷大恩,英布没齿难忘,此一路希望陆侯爷保重,日后若是有难,英布定当万死不辞。”

陆言慌忙扶起英布,“兄长多礼了。”

几人吃饭直到午时,陆言才起身要离开,尽管英布挽留,但是陆言确实有事在身,也不愿多做逗留。

英布经过两天的变化,也决定不再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加以陆言提点,命令手下的一帮人把成熟的桃子拉到集市售卖,另外开垦荒田,在桃花岭也能自给自足。

第142章三易失连山归藏

在桃花岭辞别英布等人,陆言便向着碭郡赶了过来,此处可是秦汉名人集中营,毕竟其中有着一座小县,名曰沛县。

章邯策马在前探路,得知前方是碭郡,便立即回来禀告陆言情况,“启禀侯爷,前面便是碭郡,不知有何打算”章邯当即在马车前跪道。

“章校尉,既然如此,你就先往临淄,之后再去会稽,到时候在碭郡沛县会合,其余地方我会吩咐士兵前去。”陆言坐在马车之上答道。

章邯表现的有些犹豫,毕竟前面刚遇见英布,心中仍旧担心陆言在途中会遇到伤害,“侯爷,此去路途遥远,不知侯爷带随从几人”

“两人足矣,另外其余几人我会安排到其他郡县,稍微监督即可,校尉也不用担心子玉,碭郡乃是要害之地,不会有英布这般莽夫作乱。”陆言缓缓的说道。

章邯见到陆言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说,当即起身上马,向着临淄的方向赶去,身边并没有带着一兵一卒,只是想赶紧办完事情回到碭郡与陆言会合。

剩下的十名侍官,陆言各有安排,全部散入诸多郡守,安排焚书之事,反正自己也救不下来几本书,陆言也不想多花费心思去阻止。

倒不是陆言不爱书,而是颇显无能为力,王上下诏,李斯亲谏,若是自己办事不公,直接有把柄落到李斯的手中,这样一来回到咸阳,不仅书保不住,就是命也保不住,虽然现在官职够高,但是嬴政似乎更强硬一点。

经过一番安排,陆言身边只剩下两人,一名马夫还有一名侍官,伺候陆言饮食起居,行车半日,陆言便来到碭郡郡守府外。

那郡守也是机灵,早就得到消息,听说陆言要来监察,所以特地在府中以及周边乡邻处搜刮了诸多古籍竹简。

在府中的院子之中堆满了书籍,那郡守已经五十多岁了,简直就是官场的老油条,做事情只顾迎合上级,对待百姓也是看待自己的心情,以及上级的脸色。

陆言在郡守府外二里处便下马车前行而来,那郡守听说消息,也不在院子之中坐着,立即命令府兵将所有的古籍全部抬到府外。

郡守站在府门前,心中独自琢磨着,见到书籍搬的差不多了,立即命令手下人点火,这个时候陆言已经走到郡守府外不远处。

陆言三人见到前面有火光,大白天竟然放火,陆言心中瞬间明白,定是在焚书,当即也顾不得那么多,直接跑了过去。

郡守见到有人跑来,而且衣衫华丽,一眼认定此人定是平南侯陆言,素来听说平南侯年纪十八,风流倜傥,容貌俊秀,想必不假。

碭郡郡守脸色和气,立即前去迎接,“在下碭郡郡守参见平南侯。”陆言一心只看着前面的火光,哪里注意到眼前的老胖子。

待到陆言走近的时候,古籍已经烧的差不多了,陆言稍微用脚胡乱踢着竹简,才从其中救出一本竹简。

后面的郡守有些疑惑的看着陆言,心中很是不解,不过还是抱着疑惑的心态走了过去,只是站在陆言身后,等他将书拾起来。

“公子可是平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