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敬回来的比较早,所以整个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咸阳,秦王听说流寇平定,龙心大悦,只是等着陆言回来庆功。
期间扶苏公子也来过张苍府上几次,不过听到陆言还在路上,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泱泱大秦,能够与之交心者唯陆子玉一人。
当日晚间张苍特地安排了许多酒食,也算是他师徒二人成功的犒赏吧,“子玉、子文,你们也算是可以独当一面了,明日上朝要小心谨慎啊。”
“师傅放心吧,吾等绝对不会让师傅失望的,倒是师傅肯定会被封为御史中丞,位列三公,与李相国平起平坐。”陆言很是自信的说道。
“你怎么知道会封为御史大夫,二等中丞”张苍很是疑惑的说道。
陆言只是傻笑的挠了挠头,现在是公元前二百一十八年,张苍似乎就是在这个左右任秦朝御史大夫。
之后秦朝政权有些不稳定,他相信凭借老师的才干是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估摸算着,也就是现在这个日子。
始皇四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九年的秋天,陆言终于有机会目睹那统一天下,创立伟业的秦皇嬴政,心情不免有些激动。
次日清晨,陆言和张苍穿上官服,陆敬则是稍微穿戴,首次为帝国立功,陆言也算是有点成就了。
“子玉,我听说秦王长的凶神恶煞,民间有传秦王为人,峰准,长目,挚鸟膺,挚,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视人,你说是不是真的”陆敬在后面嘀咕道。
陆言有些茫然,这说的也有些太夸张了吧,这种相貌简直就病状好不好,前面的张苍听到两人胡乱猜测,立即停住脚步。
“宫中务必要谨言慎行。”张苍很是认真的说道,两人也不在说话,只是紧紧地跟在张苍身后,毕竟还是老师见多识广。
此刻咸阳宫中,秦王嬴政已经来到大殿之上,朝中大员也基本陆续赶到,不过陆言二人只是在宫门外等候宣召才能进去。
而张苍本来就是三公九卿之列,自然可以入殿,就在陆言和陆敬在宫外无事的时候,侍官终于出现,领着二人入殿。
一切按照张苍所教的礼仪,入殿之后先行跪拜礼,“臣下陆言草民陆敬见过王上,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人齐声说道。
“两少年尚不过二十岁,竟然可以带兵扫清流寇,朕心甚悦,都起来吧。”深沉的声音从大殿之上传来。
陆言二人立即起身,稍微看了一眼秦王,当真是英姿勃发,体态俊伟,一副帝王相貌,根本不如世间传说一般。
“此二人乃是臣下门生,此次扫清流寇全凭二人,望王上厚待。”张苍从队列之中走出,缓缓的说道,果然还是知道照顾徒弟的。
第23章咸阳宫殿封詹事
此次扫清流寇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没有人愿意去,就算是简单的事情,在秦王看来应该也是一件大事,否则怎么会无人敢受任。
“张爱卿所言极是,朕理应重赏,以表二位为帝国效力之心。”秦王嬴政颇为高兴的说道,如今六国流寇剿灭,天下方始太平。
“臣下为帝国效力,在所不辞。”陆言亦是恭敬的说道。
秦王见到陆言眉目清秀,且为帝国平定流寇,对其印象还算不错,况只有十六岁,更加使得秦王看重陆言,或许是帝国未来之人才。
片刻之后,侍官把诏书拿到秦王面前,嬴政稍阅,对着大殿之上摆了摆手,侍官自然领会其中意思。
“张苍、陆言、陆敬接旨。”侍官声音洪亮,陆言等人也是立即从列队之中走了出来,俯首听之。
“张苍主动请缨,扫清流寇乃为大功,封御史大夫,赐金百斤;陆言身为副将,亦是不辞劳苦,封詹事,掌后宫诸公子之事,赐金十斤;陆敬虽为平民,为国效力,其心可嘉,封校尉,赐金十斤。”虽然是宦官宣旨,但是声音很是洪亮。
随即把手中的诏书递给了张苍,没想到张苍真的位列三公,心中自然兴奋异常,不过表面上假装镇定。
三人受赏之后,各回队列,哪知道这世上总有见不得别人得好之人,更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聪明的人。
李斯当即走上前来,有些打量的看着陆言,“王上,臣闻陆言在起兵扫清流寇之时,还带了一千兵马回到了临淄,不知道可有此事”李斯缓缓的说道。
“在下听说临淄有流寇出现,特让兄长先回,引兵一千前去追击,所以才会有此事传到相国耳中。”陆言从队列中走了出来,认真的说道。
这李斯如今已经六十有余,竟然还这么喜欢搞事,陆言是不懂他,这么大年纪给新人一个机会不好吗
“试问见到流寇了吗我怎么觉得有点像是再蒙蔽王上。”李斯笑着说道。
陆言也不在和他说话,当即跪在嬴政面前,“臣初来咸阳,只为帝国效力,臣听说邯郸、临淄有流寇,便想着为王上分忧,相国身在咸阳,并不知道行军打仗之苦,王上应知道,带领军队来回周旋实属不易,臣下也不喜欢东奔西走,只是为了帝国才不惜如此,虽然没有在临淄遇见流寇,但是也算是为王上尽心,望王上明察,臣下一切都是为了帝国,为了王上啊。”
言语之间眼泪就要流出来了,很是让人同情,仍旧跪在殿上不肯起来,李斯想用理,看来陆言只能用感情了。
“陆爱卿快起,朕岂会责罚有功之人,相国,你且退下,当初让你来殿上询问此事,各个推脱,如今陆言解决此事,尔等不但不赞赏,反而加以责罚,你当朕是傻子吗”嬴政语气之间颇为愤懑。
李斯看到秦王发火,哪里还敢多嘴,只得回到队列之中不再言语,陆言因此更是受到秦王赏识。
相国府中,李斯坐在书房之内,手中虽然拿着书,但是却无心读下去,“老爷,可是有心事”旁边的侍官说道。
“是啊,今日我在朝堂之上犯了大忌啊。”李斯叹息的说道。
“什么样的事情能让老爷如此哀愁,小的实在不明白。”侍官低声说道。
李斯缓缓放下手中的书本,微微抿了一下旁边的茶水,“朝中百官,有赏赞其赏,有罚悯其罚,此为至理名言呢,今日陆言受赏,我应该赞赏他的,哎哪知道会说出如此话语,实在是老糊涂了。”李斯有些责备的说道。
“老爷想要解决此人,小的愿意帮忙收买刺客。”旁边的侍官为了讨好李斯,故意献殷勤的说道。
李斯只是摆了摆手,“现在他正风光,又加上我与他在朝堂之上斗嘴,若是此时他出了事情,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