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陆言转身敬了李清一杯清酒,“老太守,如今流寇已经平定,只是这城中有些凌乱,不知道太守如何处置啊”
太守眉头微皱,心中并不知道陆言想表达什么意思,“小将军有话还请直说,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以助将军。”李清客气道。
虽然是客气话,但是陆言却当真了,“前些时日我准备计划的时候,已经在城中贴出告示,以血附身百姓,每人一金,房屋被拆者,太守即日重建,所以这些人才会欣然同意,配合军队行此计划。”陆言缓缓的说道。
李清放下酒杯,“所以呢”有些迷离的说道。
“所以太守大人需要办完这些事情咯。”陆言摊了摊手说道。
“大概需要多少钱财”李清紧接着问道。
陆言掰了掰手指头,“此次身上有血的百姓伍佰人左右,其中也有士兵,至于房屋也不错,大概三百户而已,还有犒劳军队,安抚百姓,周济投降者,差不多就这些吧,至于多少钱,我算术不好,太守您老人家自己算算吧。”陆言淡然的说道。
旁边的卫庄等人都是掩面忍笑,李清太守无奈,只得用酒解忧。
次日,所有的士兵并没有撤去,而是帮助百姓修理房屋,清理受伤的士兵和流寇,至于陆言则是为卫庄白凤两人寻找府宅。
最后在邯郸城郊处找到一处住宅,至于钱财嘛,全部都是李清出的,陆言并不担心这些事情。
安排好卫庄二人,和两人交谈许多,从中也得到了张良的消息,好像是隐居山中,学习权谋术数、养生之道去了,本来打算拜访张良的,但是奈何两人也不知道张良的住处,陆言也就此告辞,径直回到城中。
邯郸郡经过十多天的整饬,也算是焕然一新,李太守自从摆平这些事情之后,一直在府中唉声叹气,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陆言管不着。
所有士兵全部摆好队伍站在邯郸郡外,本来还想让太守来送一程的,只来了一个侍官,说李清太守患病卧床不起,不能来送行。
陆言只是笑笑,这老头想什么他还不知道,肯定是害怕自己在临走时讹他一笔,这才闭门不出,此次邯郸清扫流寇,大概帮李太守解决了大半家财。
邯郸郡城外,四千士兵排列整齐。“子玉,赶紧回去复命吧。”陆敬舒畅的说道。
“你带着三千兵马先回去,剩下的一千军队我带去临淄。”陆言缓缓的说道。
陆敬有些茫然,“现在回去所谓何事”
“我准备把老母亲接来安享天年,还有你回去的时候不要说我去接母亲去了,就说临淄有流寇,陆言将军为国为民,想把流寇斩草除根。”陆言很认真的说道。
陆敬在旁边白了一眼陆陆言,“你小子原来早就打算好了,说辞还这么气势恢宏,行了,你放心吧,我会如此说的,记得替我向父亲问声好。”陆敬有些愧疚的说道。
陆言点头,两人在此便分开,陆敬带着三千兵马一路向着咸阳赶去,陆言则是带着一千兵马指向临淄。
第21章临淄城内清往事
张苍现在正在新郑城中吃喝玩乐,似乎并不知道邯郸流寇已经解决,反正他已经告诫陆言,事情一旦平复,他便即刻回咸阳,但是陆敬和陆言似乎忘了张苍这个师傅。
陆言带着一队人马星夜驰骋,五日时间便来到临淄郡守外五十余里的地方,“陆副将,这里似乎也没有流寇啊。”站在陆言的士兵疑惑的说道。
“流寇就在城中,诸位且随我前往。”陆言淡然的说谎,小兵哪敢怀疑,就算是来游玩也没有什么事情,反正回去就是领赏。
由于临淄郡守并不知道会有军队回来,所以也没有出城迎接,陆言等人来到临淄郡守外,其中的郡守才前来迎接。
所有的士兵全部安扎在城外,陆言只带了百余人进城,郡守自然不敢懈怠,径直迎接到府中。
稍微整顿之后,陆言便带着手下回到自己的乡里,郡守一直跟在陆言的军队后面,丝毫不知道这咸阳来的将军事要干什么,陆言不说他们也不敢问。
半日的时间,陆言便来到陆氏宗族所在地,由于郡守已经先遣人告知过,所以陆有之早就带人在宗族外等着陆言,不过并不知道是陆言回来。
陆言首先看到陆有之,便像孩子般跑了过去,“叔父,可还认得侄儿”陆言大声的说道,旁边的人都很疑惑。
“莫非是子玉侄儿”陆有之已经认出来陆言,但是由于陆言穿着将服,说话的声音仍旧有些吞吞吐吐。
“正是,现在我娘怎么样”陆言有些激动的问道。
“好,都好,一直和你的叔母住在一起,身体很是硬朗。”陆有之亦是有些流泪的说道,似乎看到了希望。
听到陆有之如此说,陆言也是长舒一口气,“太守,你先回去吧,我来这里是抓流寇的,这里已经没有你什么事情了。”陆言随机转身对着太守说道。
那太守随即躬身告辞,既然这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太守也不想多插一脚,不是是非人,不入是非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陆言也不停留,带着百余名士兵向着陆氏宗族的族地走了过去,陆有之一行人亦是紧随其后,没有一人敢大声喧哗。
片刻时间,陆言便来到了以前自己家的旧府,原来这陆府早已经被卖了出去,钱财都被陆有海卷了去。
陆母正在陆有之家中做着针线活,听到外面有些喧哗,本来想出去看看,但是这几年的时间,陆母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所以也没有出去,认真的缝着麻衣。
“娘,孩儿回来了”陆言站在门外喊道。
陆母缓缓抬头,看到有些变样的陆言,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陆言慌忙跑了过来,蹲在陆母的面前。
“言儿,三年了,终于回来了。”老夫人喜极而泣道,仔细看着眼前的陆言,当即放在手中的针线活,拉着陆言来到屋中。
“娘,这三年你还好吗”陆言有些心酸的说道,陆母虽然不知道陆言的情况,但是可以看出一个母亲对一个孩子的爱。
“好,经常和你的叔母说话,生活还过得去,倒是言儿长高了,就是有些瘦了。”老夫人摸着陆言的肩膀说道。
母子之间说了许多家常话才稳住情绪,“娘,这次我回来是接你去咸阳的,让您老人家颐养天年,不需要在临淄受苦了。”陆言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