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02(2 / 2)

在这个功夫,在院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然后就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易天南沉醉的眼睛猛然睁开,泛出一道精光,说道,“请进”

然后就走进来了一个小侍从,易天南对他有些印象,他是老师门前的侍从,没想今天竟然来了自己这里,难道是老师要找我

那个侍从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易公子,院长吩咐你到他那里去一趟”然后低着头在那里等待易天南的回复。

“你先等我一会儿,待我沐浴更衣就随你去见老师。”然后易天南就奔着自己的房间去了,易天南亲自准备了热水,然后沐浴更衣。

倒不是易天南不想让晴梅服侍,而是按照书院的规矩,晴梅必须接受为期两个月的特训,专门学习各种礼仪与规矩。

易天南笨手笨脚地用有些冰冷的水沐浴,然后又有些不熟练地穿上衣服,晴梅不在身边,他又不适应其他的侍女来伺候他,于是之好亲力亲为了。好在有前世的积累,还会照顾自己。

易天南苦笑着将衣服穿上,自己还是个武者啊,竟然颓废到了这种程度,离了侍女都穿不了衣服了,看来安逸生活果然是武者的墓志铭,自己以后要注意一点了。

易天南的心中也在思量着老师究竟要干什么,一定是有什么事情,竟然还专门派仆从来叫自己,而且按理来说,老师这个时候应该在修炼天地正气诀啊,他找自己难道是想问自己一些关于修炼的事情不过以老师的境界,不应该不出现阻碍啊。

不管这些了,还是先去了再说吧。于是易天南收拾妥当,就随着那个仆从走去,但是走了一段距离易天南就发现了不对头。

这条路不是去老师小院的路啊,这条路应该是,是去春秋阁的,春秋阁,,,现在易天南终于是确定了书院出了一些事情,否则老师不会让自己来这里。

春秋阁是书院决定重大事情的地方,非有重大事宜,是不会来春秋阁的。慢慢接近春秋阁,易天南第一遇到的压力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在距离春秋阁二里外的地方,那个仆从就收住了脚步,然后恭敬地对易天南说道,“公子,前面的路您就自己去吧,小人就送到这里了。”

易天南此时此刻正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只是轻轻地答应了一声,然后就大跨步地向着春秋阁走了过去,他就像是徜徉在温暖的阳光了,没有一点的不适,甚至他可以感受到自己中丹田之处那个酷似自己的小人,也就是自己的浩然之心,竟然传来了一股欢喜的波动。

易天南信步在春秋阁的气势之中,到后来他甚至直接闭上了眼睛,就这样向着春秋阁走进,易此时此刻他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温暖、安全而又甜蜜。

他很喜欢这种感觉,他的心神完全地沉浸在了其中,完全放开了心神的束缚,他此时就像是一个欢快的孩子,好吧,他现在十一岁,本来就是个孩子。心神就在春秋阁的周围欢呼雀跃着。

而春秋阁就像是一个严肃的长者,慈祥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膝下欢快地跑动、游戏

易天南的体内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的浩然之心完全地站了起来,手中的那卷书册铺了开来,他的口中默默地诵读书卷上的内容,

“天地有正气浩然日月明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竟然是天地正气诀上的内容而且看那卷书摊开的样子,仅仅只是显露出了很小的一部分,也许这卷书册就是完整版的天地正气诀

不过身心完全放松的易天南并没有发现这些事情,否则以他的性格,绝对会想尽各种办法得到书卷的内容。

易天南体内的浩然正气竟然变得激荡汹涌,虽然仅仅只是很小一股浩然正气,但是似乎是由于浩然之心的存在,易天南周边的浩然之气竟然与他体内的浩然之气产生了共鸣,随之震荡。

易天南的心神完全沉浸在了春秋阁上,他并没有发现在春秋阁里面有几个人正在交谈,主位的正是青溪书院院长孙瑞文,他的身后是易天南的众位师兄师姐。

在孙瑞文下垂手的是两男一女,一个男的是个中年人,四十岁上下,羽扇纶巾,谈笑自若;另外一个男的是个老者,有六十岁的样子,花白的胡须飘洒前心,一脸的严肃;而那个女人是则个中年美妇,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依然风韵犹存,不难猜测当年这是怎样的一副倾城容颜。

每个人都是身着儒袍,而且他们身后也是分别跟着四五个年轻人,也是身着儒袍,每个人都是低眉顺眼,一副聆听谆谆教诲的样子。

三个人再加上孙瑞文似乎在交谈什么,不过似乎交谈的并不是很愉快。在易天南闯进春秋阁气势范围的时候,四个人就有了感应,孙瑞文有心去接她,但是看到易天南的神情有异,就没有急于接他过来。

可是易天南接下来的表现,不仅让孙瑞文大吃一惊,就是另外三位也是差点将自己的舌头咬掉。

为了sb

第141章有好戏

话说,易天南接到老师的召见之后,就来到了春秋阁的面前,易天南并没有受到初次来的时候那种压力,反而有一种舒适与安适的感觉。

易天南的心神完全地沉浸在了春秋阁巨大的气势中,徜徉其中,深得其趣,不过他的这些诡异的行径落在了春秋阁众人的眼中,则是惊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春秋阁的气势,他们每个人都是深有体会,而且易天南上一次来的时候,他的窘迫依然浮现在孙瑞文的面前,没想到这才几天的时间,他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不仅仅是孙瑞文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就是另外三位对于易天南的表现也是惊骇不已。他们就是另外三家书院派来打探消息的,顺便协商是否可以将天地正气诀共享。

在青溪书院传出天地正气诀的消息之后,并且随着功法的功效不断地传出,另外三家书院可是坐不住了,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青溪书院必然是一家独大,他们三家只能沦为附庸与陪衬。

虽然儒家讲求的淡泊名利,但是原本都是一样的书院忽然跑到了他们的头上,任谁都是无法接受的,而且也并不是没有个儒士都可以做到淡泊名利。

他们都是儒士,对于天地正气诀的弊端更是深有体会,他们知道,当浩然正气可以听从儒士的指挥之后,它们的威力会达到什么样的地步,他们也是知道这对于书院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他们费了一番周折之后,就得到了简化版的天地正气诀,他们是儒士,而且书院里不缺修为高深的大儒,他们对于这篇法决剖析研究之后,发现了这仅仅只是很浅显很基础的一部分,在青溪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