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94(2 / 2)

不少人都成为了煤矿工人,先拿到了工资,中国人的天性在这儿倒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买地不够,那就先修房子吧靠近矿场的小村庄,迎着冬天的莹莹瑞雪一大群北地朴实的汉子,热火朝天的拔掉了低矮漏风的破土屋,开始用青砖合泥建起坚固结实的大房子,村北口,已经有两座建好了,那些朴实如泥巴一般的乡野小民,头一次如同地主那样,用上了一块块整齐的大红瓦,漂亮的小屋子在凌厉的寒风中,温暖如春。

一支炭笔沙沙作响,坐在那金灿灿的雪地上,宋勇忠认真的绘画着,他身旁公文包中,已经装了厚厚的一摞了,半个月时间,他走遍了大同大半的版图,就是为了将这里最美的景色绘画下来,邮寄给远方的姑娘。

此时,京师,也是变得无比的繁忙。

收还就都,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可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尤其是对大明皇室,保守党的遗老遗少,更是具有着无比的意义,听闻京师收复,那个当年怕船不安全,不敢坐船南去的崇祯皇帝痛哭流涕,这次仅仅准备了三天,崇祯帝就带着皇室成员,因为被解除了封底番号的前王爷们上千人,搭乘着皇室游轮浩浩荡荡的北上,再次回归到了故宫,并前往天寿山的十三陵祭祖。

然而国家权利的转变,在这一次,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要是以往,国家祭祀那是天下大事,文武百官具是需要随行,护驾军队更是多不胜数,可这一次,别说护驾军队一个没有,就连祭祀的钱粮都是皇室自掏腰包,也就礼部几个官员去随行了,剩余包括内阁总长宋青书在内的整个官僚体制,大部分国会议员,都汇聚在了通州城,偌大的帝国主流媒体报刊也都是全都聚拢于此。

金灿灿的铁轨自站台下延伸而出,在也“数典忘祖”的大记者朱媺珿那灵巧的画笔下,宋青书,洪承畴,孙传庭,张煌言等内阁成员面带笑容捧着一条长长的红绸子,手中的剪刀咔嚓作响,红绸子整齐的落地,身后南北各界耆老重要人士禁不住跟着大声的欢呼起来。

图画上方,朱媺珿重重的加了个大标题,京沈京扬铁路,正式开始营建

国家为巨人,那么交通则为其血液脉络,随着京师收复,京杭大运河再一次被开通,还有旺盛的海运来往于松江港与天津,南方积累了数年的货物,一下子可以冲进北方市场,然而这些在宋青书看来,还远远不够。

凭现有的交通条件要是够的话,崇祯年间就不会酿成北方大旱灾,赤地千里,而江南的粮食物资却输送不到,一幕幕天灾人祸了,况且国家统治能力很大一部分也与部队输送能力有关,如果当年努尔哈赤一叛乱,大明几天之内就把兵团输送到赫图阿拉了,凭他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出大明的手掌心来。

这次北进,俘获战俘加上建州女真多达,蒙古,汉八旗多达几十万,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全都杀了,放了更是个祸害,尤其影响大明军团进一步收复山海关以外奴儿干都司广袤土地的计划,正好全部用于修路,也算是劳动改造了。

更重要的是,前些日子,仅仅用了不到十来天的时间,大明就完成了兵马千里大转移,宋青书还没有将政治中心向北移动的打算,这条路的修建,更是在向新收复区的北方地主士绅表达帝国统治的决心。

太平盛世并不仅仅是面上那金光闪闪的荣耀,其背后还包含着不知道多少博弈与黑暗的东西,进一步,宋青书还不知道要除掉多少政敌,让一个个冥顽不灵的家伙人间蒸发,咔嚓的声音中,宋青书的剪刀用的格外的有力。

一场开通仪式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当天,用淮扬运输来的“铁路工人”,就在军队的看押下开始了挥汗如雨的营建工作,那些社会名流,也是搭着各自的马车,四散回家,可每个人内心几乎都沉浸着兴奋。

修建铁路需要钢铁,那么就可以带动北方钢铁厂的兴盛,需要大批的木材,煤炭,这些领域也开始能换来白花花的银币,还有几十万铁路工人,家属的吃穿住用,将来铁路沿线的商铺,基础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摆在人们面前,就看大家伙能不能抓住了,新的时代,开展在眼前。

然而宋青书的马车上,却显得有些沉闷。

“大帅,宋大哥的辞职退役文告,兵部尚书孙大人正式批了”

穿戴着三品选锋军将军制服,小宝颇有些紧张局促,干巴巴的低头说着,提到这个,宋青书也禁不住气闷的嗯了一声,宋勇忠绝对是个将才,冷静,果断,该冷血时候绝不仁慈,帝国北方虽然收复了,可辽东,蒙古,新疆,藏地这些地方,还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许多战场还需要用到他,可惜,这员将才,心已经死了。

从被宋青书收留,宋勇忠为他出生入死,几次差点陷于死地,他已经不欠自己什么了,对于他的离去,宋青书虽然惋惜,却也实在不能多做什么挽留,他最珍惜的,自己放走了,也就只能由他去了,叹息一声,宋青书忽然又是恨铁不成钢的把小宝这家伙脑门给推着抬了起来。

“昂首,挺胸今个以后,你也是帝国正选三品将军,选锋军外事谍报武官了,这么一副窝囊样子,成何体统”

“末将遵命”

赶忙来了一个危巾正坐,小宝的腰杆也是立得笔直,可仅仅片刻,这家伙又是苦起了一张脸来。

“可是大帅,别的将军都有姓,小宝没有,到了地方,向下属介绍时候,末将总不能说本官小宝吧”

这还真是个问题,当年收留小宝和巧儿时候,早就不知道他们父母姓氏了,这么多年,和宋青书一家生活在一起,他们也不需要去想,弄得到现在,小宝和巧儿的户籍上,写的名字就是小宝和巧儿,总不能让他姓小吧

姓小的男人,也太伤男人自尊了。

“你姐夫姓魏,不然你也跟着姓魏好了”

前年,巧儿终究还是没等到宋青书的垂青,他已经身负太多美人恩了,实在不想再徒惹红尘,终究,带着一腔幽怨,巧儿与一个姓魏的刑部法官走到了一起,捏着下巴,宋青书试探的问起,谁知道小宝这家伙立马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我姐嫁人,又不是末将跟着入赘,威严何在”

打心眼里,小宝瞧不起自己这个姐夫,居然是个保守党天天文绉绉的,小宝这个嘎巴溜脆的军人看来,太像个娘们了,姓他姓开什么玩笑。

“那你想姓什么”

宋青书也是没辙了,不耐烦的喝问道,一提到这个,小宝那双眼睛禁不住闪过了小心而又期盼的神色。

“末将虽大帅姓宋,不知道可不可以”

“随便你了,老子管不着”

“多谢大帅赐姓”

蹦的老高,生怕宋青书反悔那样,旋即小宝就叫停了马车,自己一溜烟骑马去上任去了,看着他的背影,宋青书又是无奈的摇摇头,可刚关上车门,低头嘟囔两句,他的脸上忽然变得古怪起来。

“小宝宋小宝这名字,怎么这么别扭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宋小宝宋大人带着一肚子锐气,冲到了京师临时的选锋军秘密办事处,令他恼火而无奈的却是,多达一半的选锋军军官缺席了。

天津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