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84(2 / 2)

阵地上,大规模的交接防线在城头清军错愕的注视中进行着,如同潮水那样的明军黑色盔甲战阵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穿着土布衣衫,拿着白蜡杆长枪的土家白杆兵,老幼参差不齐,老的已经年过六旬,小的才不过十四五六。

“大帅,把大炮和枪械留给他们,能行吗”

看着这支军服都不争气,有点像之前遇到过的农民军差不多的部队,粗着嗓子,刘宗敏满是焦虑的问道。

“放心好了,应天的仓库里,库存大炮不下五千,少不了你部的大炮”

也是收拾着文案,宋青书却是轻松的应道,这话听的刘宗敏那方正的大脸再次一扁,悲催的摊着双手。

“大帅,末将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万一这帮家伙把大炮火药都丢了,刘体纯那面不是难打了吗并且日后我军卷土重来,也要遇个硬钉子”

终于停下了手中收拾的动作,将文案先放在了一旁,宋青书把手忽然重重的放在刘宗敏肩膀上,扭头看着他的眼睛,无比认真的摇了摇头。

“老刘,我们,不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我相信他们”

明军训练有素,撤退仅仅用了半天,当天下午,三万石柱的土家白杆军已经完全接管了阵地,一杆杆崭新火铳,一门门油光发亮的大炮,让这些已经处于围困之间快十年的精悍战士爱不释手。

端着一柄带刺刀的火枪,马宗大眯着眼睛向前瞄准着,砰的一枪,立在炮口上的罐头盒子就此被一分为二,旁边秦良玉的外孙秦定川也是无比兴奋的抱着十多个罐头急促的走进来。

“大哥,这督师真够意思,给咱们留下了十万石粮食,光着肉罐头,就堆成了小山,还有六十万两军饷,能让弟兄们松一松紧了好几年的裤腰带了,我已经吩咐下去,大家带着粮草大炮,准备向石柱撤退”

“撤退”

忽然把枪撂到桌子上,马宗大那双牛眼猩红的瞪了过来。

“祖母留下的遗训你忘了吗秦马两家,不复川者,无以得进祖坟如今建奴就在眼前,你怎么能说撤退百年之后,汝有何颜面去见祖母以及列祖列宗”

“可,大哥,官军都退了,让咱们自己向上顶”

“咱们就是官军而且督师也不是怯懦逃亡,他要进行下一场光复大明的大战,吾等无幸,不能亲临这场战斗,可也绝不能乌龟一样缩着,定江,传令下去,让弟兄们放开肚皮吃,赶紧熟悉这火枪与大炮,明日天亮,咱们继续攻城”

秦定江同样也是热血汉子一条,当即扔了那些罐头,军礼而出。

手中白杆换成了刺刀,三万昔日的白杆兵凌乱且规律的列阵在重庆府前,山城弥漫的雾气中,就如同一群来自幽冥的战士那样,森森的眺望向前着。跨坐在一门大炮之上,右手拎着宋青书给的左轮,左手抓着腰刀刀柄,注视着石柱的子弟兵,马宗大猛地将左轮指向蛰伏在雾气后,如同巨兽那样的重庆府,高声大喝着。

“弟兄们,前面是哪儿”

“川东”

“咱们白杆军要干什么”

“复川”

“那还他娘的给老子愣着干什么”

声音徒然高起,马宗大的左轮连响三声,就如同一个信号那样,百门齐头并进,墙头上,尚且在观看着的清军八旗驻军下饺子那样被震落下来,哭爹喊娘的四散躲避着,根本不等炮火停息,一个个身材矮小却士气高昂的白杆精兵猩红着一双眼睛,仿佛根本不知道死亡那样,冲击向了那厚实的城墙。

秦家的第三代,秦定江冲在最前头。

哪怕经历了数年的挫败,数年的沉寂,白杆兵却依旧是慷慨而歌,浑河河畔死战不歇的白杆兵,依旧是襄阳城上,做后扛着军旗不死不倒的白杆兵,依旧是秦良玉手下,战无不胜的白杆兵。

川军之魂,不死

本章完

第八百零三章不可能

封建时代,有时候行军速度的优势甚至超过了本身的战斗力,就比如曹操,曹操用兵令人恐惧到成了俗语,说曹操,曹操就到偌大的战场上,不可能将所有地方运用到兵力平衡,百万大军最脆弱的部分突然遭遇几千骑兵的突袭,就可能导致一场史诗级别的溃败。

这其中,最佼佼者莫过于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二十万大军横扫欧洲,屠杀了两亿多人口,敌人往往还反应不过来,就已经与冲天而降的蒙古骑兵遭遇了,在铺天盖地的箭雨中溃败下来,虽然如今的满清大军也赶不上这种极致的速度,多尔衮也需要携带辎重,然而,却也远远超过一般明军的行军速度了。

七月在京师集结,七月末四十三万建奴主力已经穿过河北山东,抵达了淮河边上,路过登州附近时候,宋青书与他的二十四万主力军还远在一千七百多公里外的重庆府,整个两淮防线空虚的就如同豆腐那样,一捅一个窟窿。

以徐州为核心,防卫整个淮河防线的贺锦兵团根本没有硬拼,多尔衮还在台儿庄一带的时候,他已经下令全军向后退缩了,就连喧嚣的徐州煤矿总局也跟着一块儿关闭,大约三十万军民整体的向后退去,将徐州一带的空城丢给清军。

八月初二,多尔衮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渡过淮河。

不过清军明显没想放过这支明军边防军,早在大军渡河之前,已经有三支骑兵自临祁先行强渡,自东北面先行包抄向贺锦兵团的,撤退道路。

其中追杀的最快一支,莫过于侯方域的新军第六营两万余河南骑兵。

一人双马,背上背着马枪,在两淮平坦的大平原上,到处都是骑兵奔驰的战场,就算一天时间追出三百里,驰骋在马上,侯方域心头依旧充满复仇的快意,头上的小辫子随着狂风上下飘荡着。

的确让他有复仇的快感,于大来说,眼前的大明朝,让他如此大才壮志未酬,他堂堂江南四公子,竟然因为宋青书这个卑贱的农民军叛徒,这个低贱的比泥巴还不如的下等人革除了功名,终身不得涉足官场,甚至发配充军,反倒是宋青书这个贼子平步青云,如今更是成了大明朝的首辅凭什么他配吗

只有自己这样东林书院出身,恪守礼学,家学渊源的人才配成为首辅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