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嘹亮的号叫中,在护卫舰的陪伴下,庞大的海大鱼型五月花号沉重的双排帆一起被扭转过来,咯吱咯吱的缆绳声中,舰队一路向北而去,这支辉煌的探险舰队将在倭国的大阪进行最后一次补给,旋即一头扎进芒芒无垠的太平洋中。
照比哥伦布,达伽马的探险舰队,五月花舰队无疑要先进不少,罗盘,指南针定星仪这些航海工具一应俱全不说,船上还配置了青霉素,甚至船舱中还用肥料配置了菜圃,在上面播种的黄瓜,豆芽等蔬菜,可以说困扰西方航海者的海上疾病将对这支舰队影响降低到极点。
不过到底能不能成功,宋青书心里也是没底,毕竟大海茫茫,也许这一去,他等于亲自送六千多人的舰队下了地狱。
可至少,宋青书不后悔,机会从来都是搏来的,眼睁睁看着西方列强瓜分这个世界,却毫无作为,千百年后,这才是令华夏后悔的。
似乎隐隐还能看到高弘图,吕大器等几个顽固的死老头站在船尾对着福州望眼欲穿,再一次脸庞上流露出一股笑容来,对着飞扬起的海鸥,宋青书也是轻轻的挥了挥手。
最虚伪的真是华夏的士大夫了,之前什么躬耕传家,什么商业乃贱业,君子不取,全都是虚的,究根结底,还是利益两个字使然,依靠着欺压底层耕农佃户,士大夫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花天酒地,自然鄙夷四处奔走为了追求那点微薄利益的商人们。
可如今,耕地的利润一落千丈,那就当另做别论了,趁着四十多万大军聚拢在福建,趁机宋青书又颁发了宅地法,其中按照后世个人所得税那样,正式对农业税收进行了分级,拥有土地超过上万亩的大地主,缴纳的赋税已经达到了收成的百分之三十,而拥有土地十亩以下的,则降到了不足五十分之一。
国家终究是需要税收支持的,这些享国之利最大的自然责任也是最大的,宋青书是觉不允许大明帝国重蹈之前覆辙,享受着国家重重特权的地主士绅最后吝啬的一毛不拔,眼睁睁看着国家沦亡,做后积累百年的财富又便宜了外人,还不如让他们现在就开始做贡献。
给予这些地主世家第二个致命打击,则是来之宋青书颁发的人权宣言,再不承认奴仆与主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传统的农奴庄园经济开始破产。
要知道,之前浙江地主士绅们闹过那一通,让麾下几百万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如今浙江一带的地主田土十天九荒,甚至有着上好的水利设施,却实在找不到人耕种,雇农的价格一下子上涨了无数倍,这头福建刚光复,几乎急疯了的浙江地主又将视线投注到了这里,没等福建的地主世家醒过神来,他们手底下的无地佃农就被浙江同仁给挖去了不少,再加上沿海商业开始振兴,工坊再一次挖掘去不少人力资源作为工人,这让唐唐人口大国自居的八闽地主们头一次也尝到了什么叫用工荒。
这带来了一个让宋青书可喜的趋势,下海狂热
东南亚海外殖民地可没有这么多规矩,只要置办好农具,几乎象征性向殖民地总督府缴纳一笔登记费,成百上千亩的种植园就是你的了,而且就没有土地税,只有出售种植园产品的时候,要缴纳十分之一的交易税,这和国内紧凑的土地政策相比,简直是另一个天堂。
更何况五月花号临走前,给大家秒描绘了一个天堂,原本华夏士大夫传统印象中的不毛之地,如今转变成了气候炎热,物产丰富的热带沙滩,自六月份起,购买船票去往东南亚投资的潮流忽然就大了起来,每日福州港繁忙的简直成了蜂窝,不得已甚至张煌言从海军舰队的建造序列中裁掉了十二条船,将刚下水的七条应天战列舰划归了民用,这才勉强供应上来。
宋青书也将他的临时行在由福州城里搬到了这个港口边上,每天推开窗户,伴随着一股宜人的海腥味,映入眼帘的,满眼都是船
第三百四十三章鄱阳湖
欧洲由陆地民族向海洋民族转变,得益于他们的宗教与政治,地理,基督教一年有差不多一百五十多天的斋戒日是不允许吃肉的,而鱼不在禁止行列中,为了满足西方大陆对鱼的需求,每年沿海都有大量的渔船下海,锻炼了水手,而且欧洲的小国太多太繁杂了,每一个国家都做不到自给自足,那么依靠海运互通有无也成了必不可少的选择。火然文ranen`
这点上上天可以说对华夏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中国历来以物产丰富的天朝上国自居,大一统的大帝国几乎在境内就满足了自己一切需求,对外那点贸易不过是带着恩赐性的锦上添花,也正因为如此,将历朝历代的中国人局限在了这方水土中,眼看着世界在变,华夏却是不住地固步自封。
自宋以来,华夏遥遥领先与世界的科技与技术变革步伐,就已经被严重的拖满了,到了大明,更是几乎原地踏步,甚至火器还要进口葡萄牙的。
变革总是痛苦的,现在就是如此,陪着宋青书看着门口千帆过尽,依靠着以往经验爬上副相位置的周延儒就禁不住忧心忡忡。
“大帅,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江浙田园阡陌,空其过半,如今福建也是,常此以往下去,咱大明国中还不得空了,况且人人思利,不符利益道德,人心不古,我大明这样下去可有亡国的危机啊”
见识过在台湾的庄园,周延儒也支持在海外屯垦,可他的计划却还停止在将流民迁徙出去,根本没想过要动整个社会的经济模式,宋青书的计划太大,已经有些吓到他了。
可惜,周延儒的苦心劝谏,却一丁点都没被宋青书放在心里,他反倒是大笑着又像阳台走了几步,不在意的说道。
“周先生,像之前礼仪道德是够了,东林还号称礼仪楷模,怎么我大明照样还是亡了国仓廪足而知礼仪,本帅认为,让大家腰包里有钱了,天下才会太平,而只有真正感觉到国恩,百姓们才拼上性命来保卫国家,如今这个下海趋势,让天下人都饱满,有何不好。”
“况且,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如今是人口过剩,造成土地成本太高,下海更好赚取一些,当对海外的需求饱和时候,国内的土地利润将再一次上涨,到时候,大家又会带着海外赚取的钱财回来了一切都要看供求关系。”
不过说到这个,宋青书忽然又是脸色一黑,变得郁闷了起来,后世房价就是这么抄的吧想当初他一个苦逼大学僧,动打零工西打零工,一年继积蓄还没有花销多,别说在帝都魔都买房了,走一趟都伤筋动骨,想着就让他郁闷。
不明白自己家大帅为什么忽然又把脸色郁闷了下来,还以为自己刚刚一番话让宋青书心里不痛快了,当官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跟着领导思路走,想到这里,周延儒赶紧一个大马屁狠狠地拍了过去。
“大帅高见,下官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行了,周先生,你也别谦虚了,论从政经验,本帅的确不如你,要不是,算了。”
话到嘴边,宋青书又给咽了回去,随口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