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32(2 / 2)

“这不是你的心里话。”

“卢某何尝不知,大明打累了,经不起两面折腾,今年又是个大灾之年,明年中原又要兵戈再起,可就算议和,也不能如此议啊当年宋室靖康之耻,将公主皇女都当做赔款送给了女真,结果如何,秋高马肥,卷土重来,徽钦二帝图留下千古笑柄,自萨尔浒开战开始,我大明屡战屡败,如今更是让建奴打到了京师,北直隶,心窝子这时候签订盟约,和当年靖康之耻有什么区别就算订立盟约了,他日这些关外蛮夷还是会轻易毁约,到时候朝中上下没了同仇敌忾之心,败亡将会更惨”

“不让这些野蛮强盗有个刻骨铭心的痛楚,怎么能迎来和平”

敲着胸脯,卢象升再一次激动起来,额头上都鼓出了青筋,看的宋青书禁不住诧异的望着他,史书上都是卢象升老顽固一般反对议和,这么看来,他也不是榆木脑袋。

不过要拉自己跟着去送死,宋青书还是不干的,听他一通咆哮,宋青书仅仅是沉默不语,也没有搭话。

似乎也没期待他回答什么,平静了心情,卢象升忽然又是拉着宋青书,重新回到马厩中,再一次爱不释手的抚摸起五明骥的鬃毛来。

“高起潜也爱马,前一阵子,他向我索要五明骥,不过我没给,到了他手里,这好马顶多成一骑乘炫耀的万物,辱没了它”

最后拍了拍马脖子,卢象升忽然伸手解开了缰绳,递到了宋青书身前。

“牵走”

“这”

太意外了,宋青书甚至第一时间没有去接,目瞪口呆的看着卢象升,见宋青书不答话,卢象升又是直接把马缰绳塞到了宋青书手里,挥了挥手,自顾自的向回走了去。

“牵走吧它是名马,不应该死在这无名之地”

眼看着卢象升远去的身影,宋青书忽然感觉到了一股子萧瑟油然而生,看起来,卢象升不是不知道明军内部的情况,他甚至已经做好了送死的打算,就应他刚刚那一番话,就算死,也要给东虏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天下不缺悍勇莽夫,而明知死地还要赴汤蹈火甘之如饴,就算宋青书也不得不肃然起敬。

这五明骥还真是通人性,似乎预料到什么,拉着缰绳,宋青书是好不容易才把它拽出来,和自己马拴在一起,和小宝点了点头,带着亲兵,宋青书再一次急促的向北赶去。

可又是没走多远,他的队伍再一次被拦住了,亲兵警惕的戒备中,道边小树林里,十来个辽东骑兵簇拥着高起潜慢悠悠的出了来。

“见过高公公”

这厮还得风光好几年,该低头就得低头,宋青书也没摆架子,下马上前一副恭敬模样对高起潜作了个揖。

摸着没有胡须的下巴,高太监却是两眼放光的盯着宋青书的马,啧啧有声的摇了摇头:“五明骥啊这卢大帅还真舍得。”

“公公喜欢”

和卢象升不同,宋青书对马没太对感觉,不值得为了一匹马,得罪了高起潜,不过他话还没说完,这高公公已经笑着摆手了。

“不不既然卢兵部所赠,那就是你的,宝马配英雄,好过在我等刑余之人手里糟蹋了。”

很是亲切的也翻身下马,笑着拍了拍他肩膀,贴着宋青书耳旁,高起潜又是小声说了起来。

“高阳一战,杨阁部已经和咱家通过气了,啧啧,剿杀东虏三千,一个活口没留,这,当年袁崇焕的宁远大捷也不过如此,宋总兵,好一员虎将”

这话听的宋青书却是后背发麻这年头名将不得好死,万一崇祯皇帝一时兴起,给他安个蓟辽总督,三边总督啥的,他可不想在内防外斗之间,让人玩死。

还好高起潜接下来的话,让他松了口气。

“更难得宋总兵还如此识大体,知道什么应该让陛下知道,什么不应该让陛下知道,三千建奴脑袋,功劳都应该封侯封伯了,杨阁部都在为宋总兵可惜,五级首级封不了爵,只能和曹公通融一下,加个左都督了。”

“宋大人,前途无量啊”

意味深长的瞄了一眼卢象升大营,高起潜又是拍了拍宋青书肩膀,旋即大笑着骑上马,跟着关宁骑士,再一次消失在了树林中。

目送着他远去,好长时间,宋青书才重重叹了口气,在小宝莫名其妙中叹息着摇着头。

“这一战,败定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风萧萧兮易水寒

“这朝廷衮衮诸公啊”

拥着骑兵一直等到宋青书回来,乞活军的中军帐篷内,听着宋青书叙述这一趟之行,尤其是高起潜最后和宋青书见面的情景,他也忍不住深深叹息一声。

“卢公这是在赌,赌他的忠义能激起其他将领的忠义,可惜,某些人已经把议和当成救命稻草了,如何还有胆子进行一战,关宁军是指不上了,高起潜一番话明显是以左都督为利,让大帅也作壁上观,仅凭着宣大军队,如何是如狼似虎的建奴对手”

其实归根结底,错还是在崇祯皇帝的犹豫不决,一方面寄希望议和,另一方面又存侥幸心理,这把朝臣拉成两派,不党政都怪了,可惜,孙传庭还是跳不出传统士大夫的最后一道思想禁锢,还是君无过,把罪过全都怪罪到了衮衮诸公身上。

就在这功夫,门口小宝忽然拉了拉铃铛,站在外头禀告着:“大帅,大同总兵王朴求见”

这罐头走时候屁颠屁颠撵着张其平出去了,宋青书见完高起潜,他都没出来,这会儿倒是麻溜,这头宋青书刚说见,那头王朴就晃悠晃悠进了来,一进帐篷已经忍不住跳着脚嚷嚷起来。

“宋兄啊今天还真是不了得,那姓卢的简直疯了,去和建奴野战,不找死吗”

“哼,高阳城下,我军刚野战宰了一大群”孙传庭是刚直之人,为了他的政策,历史上不惜和皇帝硬碰硬吵架,结果被关了三年,这会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