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90(2 / 2)

“大帅,底下似乎听到点动静,有人要上来了”

“他娘的”宋青书忍不住就就骂了一句,郑和墓可不是没有守护,山底下一个村子几乎全都是当年郑和的老部下后裔,他们就是这儿的守灵人,当然真论起战斗力来,宋青书手下二十来号就能把他们全端了,可那样事情就闹大了,看着脚底下黑漆漆的大土坑,宋青书悻悻然的哼道。

“风紧,扯呼”

到底是久经训练,一个营的乞活军默不作声,跟着就消失在了山林中。

这事儿,宋青书根本不会死心,既然偷偷摸摸不成,咱就来明的,准备了几天,这头赶上他龙江船场的第一条应天船下水,宋青书又敲锣打鼓的带着礼物上了龙首山,说要祭拜郑和爷爷,求他保佑,并且在附近给郑和立雕像,银子撒下去,已经七老八十的老守灵人村长立马没口子答应了下来。

这回是五六十号人大张旗鼓的在那个龙眼处挖坑了,一帮子守灵人还在乐呵呵的看着,尤其是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几个小姑娘吸引去了,玉儿几个学过些绘画,立像自然要收集郑和爷爷当年的容颜,她们几个拿着炭笔和纸温和的等着,十几个村中老汉则是为了郑和爷爷是长胡子还是方胡子争论的不可开交。

“哼哼,一群蠢夫,郑和又称三宝太监,太监哪儿来的胡子”

抱着胳膊,何斌是满腹的不屑,歪着他坏了一小半的鼻子哼唧着,另一旁,捏着下巴,宋青书则是愁眉苦脸的看着手中藏宝图,怎么想,他都觉得不对劲。

要是史书上记载,三宝太监死在了苏门答腊,运回来的仅仅是他的衣冠头发,而且是薄葬,这儿要是埋有大批宝物,早就的有留言传出来了,而且最不可靠的就是那些守灵人,这儿的田地可贫瘠的很,村民不少面露菜色,要是真有宝藏,早就被他们掘走了。

正想着,忽然底下挖掘的人叫喊了起来。

“大帅,挖到点东西”

听的神情一震,宋青书和何斌赶紧把脑袋凑过去,不过满怀希望下,不一会出来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铁锹,接着往下挖,是个压碎了的铁灯笼,然后居然出了把金刚伞,就是撑开全是铁叶子那种伞,再往底下,就挖到骸骨了,随着用扫把把浮土扫开,两男一女趴在地上的骸骨显露了出来。

这它娘的分明是个盗洞,这儿的土可不密实,三位老前辈估计洞没打完就被塌了埋里头去了,底下盗洞痕迹还不知道多深,不过看这一胖一瘦两个老前辈身上空空如也,看样子底下是啥都没找到。

“呵呵,穿山甲爪子做的护符,还是没管用啊”从一具遗骸下面顺手拽下跟项链,何斌笑着调侃着,听的宋青书却是忍不住一脚土踹下去。

“你他娘的还笑得出来,这儿根本屁都没有,施琅,你去支两千两银子,在这儿立庙立像,剩下的,跟老子走”

刚刚还热热闹闹好几百人的工地,一下子走了一多半,就连刚才几个温和的小姑娘都走了,倒是弄得底下那些守灵人一脸的懵逼。

马车让给玉儿她们去坐,毕竟如今在应天,甚至附近几个州,她们的粉丝还是挺多的,容易惹出麻烦,宋青书自己则是骑着马,闷声的在车队前面向回溜达。

这何斌也真叫个不知道死字咋写,宝藏落了空,他居然还有脸贴过来,一副气死人不偿命的模样在那儿晃悠着嘀咕着。

“大帅,您也别太伤心了,逼近您已经家财万贯了,就算三宝太监能留下点财富,又能有几十万两的东西对您来说是九牛一毛,对我这等落魄人来说,才真是要命的事儿”

“不是钱的问题”

宋青书是苦恼的扭过头,颇有些悻悻然的眺望向远处长江,闷哼道:“何斌你在台湾待过,你说,台湾的水土如何,物产如何”

毕竟曾经是自己奋斗过的地方,何斌这大海盗头子脸上都流露出了不少怀念来,很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说出来大帅可能不信,那儿除了有飓风,太热了之外,水土物产,不次于湖广江南最肥沃的土地”

“再往南你去过吗”

“去过一次吕宋,那儿比台湾还要热,不过也真是挺富饶的,还有香料出产,娘的,都是银子啊都让那帮子蕃鬼给糟蹋了”说着,何斌还惋惜的舔了舔嘴角。

“那就是了,三宝太监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也就是那帮子蕃鬼家边上,如果郑和宝藏里还有当年保存的海图,别说台湾,吕宋,哪怕最南面的马六甲,再往南去的澳大利亚大陆,那儿的洋流气候,风土民情,就一目了然了。”

也学着何斌那样舔了舔嘴唇,宋青书双眸中居然放射出一股连他这个大海盗都自愧不如的贪婪光彩来,喃喃的说道。

“这些地方,我都想要”

目瞪口呆了好半天,何斌这小子也不知道是嘲讽还是真被宋青书这巨大胃口吓到了,忍不住对着他就拱了拱拳头:“大帅好雄心啊当年连颜思齐颜帅都没想过那么远”

“雄心不甘心差不多你知道荷兰夷弗朗机夷老家在哪儿吗几万里之遥咱们居住的地球是圆的,这距离远到咱们过白天时候他那儿还是大晚上,凭啥咱们眼皮底下这么物产丰富的地方要便宜那群不远万里而来的强盗要抢也是咱自己抢”

今天这事儿闹得,宋青书那股子愤青气息全冒出来,狠狠揪着缰绳弄得胯下战马直喷鼻子,愤愤然的哼道。

“几千年前,咱们华夏人的老祖先向南行,征服了今天的湖广荆楚,唐代,又向南征服了百越两广,如今中原赤地千里,农人无地可耕,为啥子不能就继续向南扩张,再给子孙后代留一块新地呢”

听着宋青书的感叹,这一次,何斌的脑袋瓜子完全耷拉了下来,也不知道在想着些什么。

一路无话,这小子也跟着回了紫金山别苑。

几天时间,郑和塑像是立好了,后面还造了庙宇,到底屈从于云南来的郑氏后裔还有当地守灵人,给郑和配上了一副大胡子,很有曹操风范,石像目光矍铄的眺望着滚滚长江,仿佛栩栩如生。

不过宋青书这银子也没白花,他的旅行社回去又组织了三宝太监怀古游,在守灵人村里征集当年七下西洋的旧物当文物,修了个博物馆,然后在应天用马车拉着游客去城外龙首山凭吊,去了解七下南洋的壮举。

这年头没有照相机,宋青书又找了几个代县大学堂过来,跟着洋和尚汤若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