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11(2 / 2)

明白过来的周遇吉赶紧撩开蒙古包,迎着宋青书进了去,还小心的看了看左右无人,方才紧张也钻了进去。

帐篷内,昨个晚上先被打发回来的翻译曹三喜,还有邢红娘小萝卜几个也是一夜没睡,见宋青书进来,立马围了上去。

“傻子\东家,昨晚怎么回事”

“别提了,老子不小心当上汉奸了”说着,宋青书从盒子里掏出了一定尖红帽,也就是后来清朝官戴的顶戴花翎扔桌子上了。

“昨晚见得是后金大汗,还真大方,赏了老子一个官儿当。”

“东虏的大汗”毕竟在辽东打了好几年,周遇吉的脸色立马凝重了起来,听的宋青书却又是嘿嘿一冷笑。

“事情比这还严重呢,如果不出所料,今年年末,明年年初,后金裹挟蒙古,还会杀进关,这次就是咱山西和北直隶了。”

这事儿宋青书已经预测过一次,邢红娘可是亲眼所见,听着这话,立马急迫的说道:“那咱们赶紧回山西,准备防御啊”

“大帅,要不要,要不要禀告给官府”周遇吉则是犹豫了,毕竟他从小就学的忠义,如今委身于贼也是宋青书忽悠对大明另一种效忠,骨子里,对于大明王朝,他还是怀着一种复杂的情感的。

“咱们不用担心,毕竟有这玩意呢”指了指帽子,宋青书无奈的说道:“后金与蒙古都是生产落后的地方,他们需要汉地的商货,咱们是走北口子最大的晋商,到时候老实点把工厂都缩到县城内和山里,料想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至于官府,这事儿回去我就会告诉姜镶,不过,恐怕对官府也不用指望太多”

记忆里这次清军入关,崇祯皇帝也早就得到情报,可明军主力依旧在黄河边困着农民军,崇祯还下令如果城池被后金攻破,守官守将立刻处死这倒好,各地拿着鸡毛当令箭,眼睁睁的看着清军横扫乡里,不出一兵一卒救援。

就在宋青书待着的代县,历史上二十个清军骑兵劫持了上千代县百姓,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死了的赵知府,眼睁睁看着城上城下百姓互相哭诉,连一炮都没敢放,这次劫掠的顺利的甚至出边关时候,皇太极还下令制作了个牌子,诸官免送路过一座城就挂出来,嘲讽如斯,也没有一个敢出城应战的。

想着这耻辱的一幕,宋青书又忍不住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这鬼世道”

第三百零五章抉择

三个人三个阶级,曹三喜是典型的商人,听说劫掠没自己事儿,自己东家还和后金搭上关系,他是喜上眉梢。

邢红娘是反贼,火烧不到自己身上,还能给官府狠狠一个教训,邢红娘是喜上眉梢,一定点都没去想清军入关的生灵涂炭,他们两个的心理正是当代绝大部分明人的心理,国家民族观念淡泊,这种大环境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灭亡,清军顺利的灭掉大顺,大势已去的时候方才醒悟过来,可惜,却是已经追悔不及。

至于周遇吉,则是这个时代少有关心这个国家的忠义之士,奈何他都身处贼营,这会却是蹉跎叹息不已。

不过这一天好歹还是有些收获,继承了皇太极汉化政策,收拢明朝遗官的就是多尔衮,可以说要不是多尔衮,凭着五岁的小皇帝福临,还有那些抢一票就跑,短视的满清贵族,清军是定不下这个江山的。

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儿之间肯定有着政治联盟,不然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也不会在皇太极死去,那么有利的条件下没有夺取后金皇位,反而扶植大玉儿的儿子,至于两人有没有私情,宋青书倒是只能祈祷清宫剧有一点是真的,能顺利让豪格捉奸在床,坑了多尔衮这家伙。

就算没有成功,至少今天他也在豪格的内心播种了野心,将来要是能在后金内部闹起一出继承者战争,那就好玩了。

“行了,事情就这样,估计这两天,土默特台吉温布楚虎尔就能准备好完全跟咱们商贸接洽,货物销售出去,咱们就准备回家”

回家永远是中国人最大的诱惑,一听宋青书说回家,几个人顿时都来了动力,收拾下东西,曹三喜就出去准备货物,邢红娘则是喜滋滋的把那红顶戴玩具一样挂在了墙上,至于宋青书自己,则是打了个哈欠。

昨晚太累了,大学逃课包了三天宿都没这么耗费精神过,他是急需要好好睡一会了。

揉着眼睛,把人打发走,宋青书迷糊的就要躺下,可冷不丁一回头,周遇吉还像个傻柱子似得楞在那没出去。

“老周,怎么了”

又是剧烈迟疑了好一会,周遇吉方才激动抬起头,看着宋青书急迫的说道。

“大帅对方是东虏,咱们大明朝的大敌东虏,大帅还要和他们合作,把东西卖到草原吗”

“我们不卖,山西就没有商人卖了吗”

“可是大帅”

困意少了不少,宋青书也是苦恼的揉了揉脑门。

“我知道分寸,咱们商号任何人,带货到草原,都必须管好他们的嘴,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可如果咱们去退出了,商人们,就像刚刚曹公一样,他们如何就不好控制了,而且如果我们不卖东西到草原,缺了成衣皮鞋的蒙古人满人照样可以过活,他们还会更凶悍,更加饥饿的向大明发起进攻。”

“老周,如今大明风雨飘摇,将来需要咱们来匡扶社稷,只手撑天,一方面我们需要金钱来扩大影响力,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后金的情报,如果你是我,你会如何抉择”

这一个反问让周遇吉也迷茫了,看了看宋青书,在低头看了看自己常年舞刀弄剑,满是老茧的双手,这个辽东汉子终究是长叹一声,对宋青书抱了抱拳,沉默的退了出去,目送他离开,宋青书忽然也是没有了困意,坐在床边自嘲的咧嘴一笑。

“这跟发国难财有什么区别”

这年头小冰河期,不止大明朝遭灾,蒙古草原还有辽东的灾害实际上更加严重,努尔哈赤对汉人疯狂的举起屠刀,未尝没有灾害的原因,后来的皇太极更精明,把灾害通过战争转移到了大明身上。

可这也抵消不了北方冬季的寒冷,宋青书自草原买进,又卖回草原,保暖的皮衣,皮鞋,全都成了紧俏货,而且没有哪个商家能如代县乞活那样提供如此巨量商品,皇太极亲自过问,西土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