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8(2 / 2)

张易再度做到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让全场读书人都为之呆滞,就连谢东流陈东谷陈书文这样的进士都难以回过神来。

“咚咚咚”

府文院离迎仙楼最近,在张易半词镇国的刹那,文院内金钟长鸣,急促有力,比起当日府试时还要可怕。

在府文院金钟响起的刹那,长弓城县文院,乃至白马郡所有朝廷文院,在同一时刻,金钟齐鸣。

换了往日,不论是读书人还是百姓,大多已经进入了梦想。可今夜是中秋佳节,白马郡百姓大多在欢庆节日的时刻,文院内的就金钟陡然响起,让他们的目光都望向了文院,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这只是开始,金钟的长鸣声迅速朝着白马郡以外辐射,不到一刻钟,整个天凉州内所有文院都金钟长鸣。

半个时辰后,就连南都国文院内那口真正的洪钟都嗡嗡作响,正在御花园内庆祝中秋佳节的伏流国主和诸位老臣,连忙坐上御驾和各色豪车,赶往国文院之中。

“我的天呐,张解元这首诗,莫非是要名传天下,万古不朽”一名举人忍不住惊呼出声,将在场大多数人从迷茫中惊醒。

诸位读书人正准备议论纷纷,被谢东流利用文气震慑住,他望向依旧在书写的张易,低声道:“若真是一首传世诗被你等打断灵感,这等罪责,你们担当的起么”

文章最高品为传天下,亦名传世,意思便是名传天下,万古不朽。镇国诗即便能让一国震动,千载之后说不定尚有人记得,可万年之后,几乎很难有人记得。

但文章达到传世级别,就算过了数万年,依旧会烙印在各大古籍之中,由天下读书人口口相传,流传不朽。

镇国诗才有大儒之姿,这只能说是夸赞。但若有人说传世诗才有大儒之姿,那绝对是实至名归。

历史上能够做出传世文章的才子,除却在水妖和人族大战中陨落或者文逆夭折之辈,无一例外都成就了大儒。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张易充耳不闻,很快便将后半阙书写完毕。随着整首词书写完毕,十层宝光将在场读书人闪耀的睁不开双眼。

词成,传天下

“嘭”

迎仙楼中,长弓城代县令身体中轰然发出一声巨响,倒在地上口吐鲜血,双眼瞪得老大,写满了不相信。

这一刻,除却陈东谷,没有人再将眼光放在他的身上。所有人都跳跃了起来,兴高采烈,欢欣鼓舞,莫不如是。

第四十三章水调歌后,余词尽废

中秋文会斗诗环节在一开始便热闹起来。一词镇国后,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旋即一词传天下,万古不朽。

张易将整首水调歌头书写完毕,这才抬起头来,这才听到响彻长弓城的金钟。他转头望去,陈东谷正在招呼家丁抬走吐血倒地的陈书文此时此刻,他还沉浸在词作当中,没了与陈书文计较的想法。

纸卷起舞,金钟长鸣。

所有人翘首以盼,传天下的词作绝对不应该只显露两重异象。

正在这时,张易心中一动,抬起头望向迎仙楼顶。

诸位读书人原本都将注意力放在这首传天下词作和张易的身上,见他抬头,连忙顺着他的目光而去。只见一卷竹简自冥冥虚空浮现,越过楼顶,赫然出现在迎仙楼中,出现在诸位读书人的眼中。

这卷竹简看起来极为古朴和普通,上边的字迹潦草凌乱,让人难以看清,犹如天地间的一道惊雷,又如风拂过山岗留下的残影。

但在场所有人都认得这卷竹简。

春秋圣书。

读书人科举的最终文位是进士,进士想要再进一部,就需要参悟春秋圣书。在天下读书人心中,春秋圣书便是天下文运的代表。

任何异象,凡是能跟春秋圣书扯上关系,那便了不得。

“圣书传影”

不少读书人忍不住惊呼出声,大部分读书人则躬身参拜圣书虚影,期望得到圣书赐予。

张易呆立原地,望向春秋书,心中涌现无穷回忆,一滴眼泪顺着脸颊滴落。这倒不会引起别人误会,在场读书人都没有见过这等异象,不少人都激动落泪了。

圣书传影是极为高等的异象,比起纸卷共舞和金钟长鸣,不知高了几个等级。

迎仙楼出现这等异象不到十息,大周百国成千上万的文院中心,圣书虚影都不停颤抖,散发出无穷文气,普照天下。

太安城如今有两处地方,地位已然不下于六殿。这两处地方,分别是翰林院和国子监。

翰林院聚集了天下鸿儒,其中虽只有几名大儒,皇朝学士却极多。尤其是那些白发老儒,基本上都摸到了大儒的门槛顶尖力量虽比不上六殿的众位阁老,总体实力犹有过之。

当然,翰林院是比数百国文院更为尊重的地方,是整个大陆春秋圣书虚影最为强盛之地。

国子监,由当初五大书院之一的太安书院改建而成。书院弟子被送至城中一处宅院继续就读,位于太河上的太安书院则被改造成了国子监,其中有无上神器坐镇,甚至能跟春秋书相抗衡。

那尊不知名的无上神器,是大周朝廷敢与道一书院叫板的底气。

就在长弓城迎仙楼出现“圣书传影”异象的刹那,翰林院中心的如山岳一般的圣书虚影,以及国子监深处那尊无上神器,同时绽放出七彩光芒。

翰林院位于太安南城,而国子监在太安城北部,两者散发出的文气太过浓郁,不但形成七彩光芒,更是将整个太安城都照的如同白昼。

这样的光芒,比起霓裳阁每月燃放的烟火,绚烂百倍。

太安城百姓尽皆抬头,不知究竟发生了何时。

朝廷震动,尚礼殿六位阁老连夜召集殿内执事,吩咐他们查探究竟谁惊动了圣书虚影和无上神器。

伏流国都南都城,坐落于南季山脉一侧。高耸入云的南季山脉,常人举目望去,只能看见苍茫云海。若是修为高深的读书人,隐约能够透过云层,看到其间如同仙宫般的建筑层层叠叠。

这便是道一书院。

道一书院,大周皇朝最尊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