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身后的学子催促张易进行检测,张易只能暂缓探测心房的变化。
同乡试县试时一样,诸位学子走到守卫面前,领取考牌,打开书箱检查。跟乡试时不一样,张易的书箱不再破旧,里边的文房四宝也好了许多。
守卫看了一眼张易,低下身子检验书箱,里面摆满了上好的毛笔、墨锭、砚台、笔筒、笔架、镇纸,角落里还有张大牛夫妇为其准备的各色吃食,种类丰富。
这厮不似是寒门学子啊守卫疑惑的点点头,把书箱递还给张易,示意他可以进去了。
张易也不解释,如今张府虽然生意再度受到打击。比起参加乡试时的窘迫,也好了不下百倍,这也是张易这些天为何处变不惊面含微笑的原因
现在再差,也比之前要好。就算沦落到之前的境地,也不会再差了不是。
数千学子站在府文院前院等待,时辰一到,几位读书人伴随钟鸣声从内院走出,站在台阶上。
为首之人,自然是府文院院君谢东流,他面容严肃身材高大,自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威严。只是比起张易上次见他,眼角微微有些疲倦,想必跟近些天陈府的事情脱不了关系。
刘郡守站在谢东流右侧,脸上带着招牌式的微笑。
张易站在寒门学子之中,看向右侧那人,眼神微醺,赫然是陈书文。
陈书文满脸笑容,眼神在众位学子中流转不停,同样在寻找张易的身影。此次陈府晋升豪门,经受文运洗礼,上次在花间酒会心房所受的损伤完全弥补,他迫切想看到张易的惨象。
“汝等读书人,只需静心答题,切莫弄虚作假。”谢东流讲完话,依照惯例应当刘郡守训话。
刘郡守微笑摆手,示意陈书文讲话。
陈书文轻笑一声,不再在人群中寻找张易的身影,开始鼓励诸位学子,直言自己从长弓城走出,最后通过殿试考取进士是何等艰辛,何等荣耀。
数千学子鼓掌不已,张易身侧一名寒门学子低声问道:“按理来说,府试之时不应该只是院君和郡守坐镇吗这位县令何德何能,竟然能与他们平起平坐”
另外一名寒门弟子显然与其认识,连忙告诫道:“嘘,你小声一点。这位陈县令,就是豪门陈府的二公子,人家有进士文位,地位极高,即便是院君和郡守两人,也要给他些面子。”
“呸,原来是他们啊。白马郡多少读书人都受过长弓大儒的恩惠,陈府蚕食张府上位,不是读书人所为。”
那名寒门子弟骂道,瞪向陈书文。他身侧的几名寒门学子,眼神恐惧,脚下微微迈出小步,表示自己跟他划清界限。
张易看的清楚,就连刚刚告诫这位寒门学子的那名秀才,也轻轻移开脚步闭口不言,想必是做出了跟其他寒门学子一样的决定。
“这位兄台,你叫什么名字”张易靠近这名义愤填膺的寒门学子,这人不过十六七岁,以寒门子弟的身份能这么快考取秀才,殊为不易。
寒门学子显然意识到几人的动作,眼含鄙夷,看到张易主动凑近,心情大好,低声道:“在下李绝凌,见过兄台。”
张易呵呵一笑,低声道:“在下张易,李兄性情高洁,着实令人佩服。而且我观李兄气息饱满,有浩然之气在身,令在下倾心不已。”
“张易,张易”李绝凌心道,自己好似在哪里听过这个,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激动的指着张易就要说话。
张易嘘声道:“李兄,眼下不是时候,待府试完毕,我请你去张府吃酒,你可千万要给面子,不要拒绝我啊。”
“一定一定。”李绝凌连忙拱手。
陈书文说完之后,府试便要开始了。
正身,入室,敬香,拜书,入考房。
张易从谢东流身前路过,看到院君眼中关切的神色,他报以微笑,旋即踏入考房,开始静心凝神,思索破题之道。
府试有规定,不考诗赋,其余文章皆可。除却诗词歌赋无所不可,听起来极为简单,却又极难。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答题,读书人就必须做到言之有物。
乡试之时,张易思及自身和,再延伸到上古五帝和诸多寒门子弟,这才书写寒门贵子,得天降文运,成为天降童生。
县试之时不设题目,张易另辟蹊径,书写劝学诗,却正好歪打正着,引发“纸卷共舞”,再度受文运洗礼,成就天降秀才。
“这几天陈府晋升豪门,原本亲近张府的诸多名门望族便斩断了与张府的关系,这本无不可。只是有不少读书人竟然落井下石,对风府乔府都进行了打压,这便让我很生气。”
“之前便想着要在府试时写些什么,方才在前院见到那位李绝凌的所作所为,让我更是加深了看法。对于正义,无论寒门子弟还是名门子弟,都有各自的坚守。”
“不论豪门,亦或数十人的小家,皆是张府。豪门张府有绿锦池,张府有荷花池,每逢盛夏便有莲叶盏盏。既然如此,我便以此为题,谢过所有人关切张府之人。”
张易打定主意,将书箱内的文房四宝取出,摆好笔墨纸砚,他开始认真研磨。
这方砚台是院君谢东流所赠,乃是四大名砚之中的端砚,砚有四足端正异常,是谢东流期望张易成为一个正直的读书人。砚台虽只是秀才文宝,却足够张易使用。
半个时辰后,张易磨好了墨,将一只秀才文宝软毫笔取出。龙狼笔杀伐之气过于厚重,不适用于今日答卷,张易只得退而求次。
笔分三类,硬毫笔、软毫笔以及兼毫笔。
硬毫如龙狼笔,笔性刚健,杀伐之气十足,大多用来书写战斗文章。
软毫笔性柔软,圆润如玉。兼毫笔则是将硬毫和软毫融合,适用于初学者。
张易选择软毫,便是因为接下来的答卷需要圆润如玉,却又沁人心脾,达到绵绵秋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切准备就绪,张易挺直身子开始答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东晋陶贤公明独爱菊。自盛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