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众人都告辞,帐篷中只剩明云服侍时。方皓泽半倚在自己的主位上问:“你方才来接我时,营地中的情况如何”
“回公子,因为我去的及时,大家准备的早,工程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目前众人情绪也平静。工部的官员们,这时候也派人出去查探,另外也有工头们在安抚各自班组的民工。”
听到了方皓泽的询问,明云斟酌着回答道。
“经过这次溃堤,恐怕又有新的事端了。”方皓泽轻叹了一口气。“你出去对核心管理层吩咐下去,安顿好工地事务后,来我这里一趟。”
面前,工地按照工程部的组织架构,核心的管理层就是十二工程部的负责人。
这些都是工部的官员们,做事还颇有经验。又因为工部一向在七皇子的权力版图中,他们也是方皓泽的同盟。
“好的公子,那我这就去传令。”明云应答了一声,随即出了帐篷。
过了好大一会,明云才回到帐篷回了命令。又过了一段时间,十几位工程部的官员们报了声到,也鱼贯入内。
“你们找位置坐下来吧,都不是外人。各位手头上的事情都做好了这一次叫你们来,恐怕要商量很久。”方皓泽笑看着众人道。
哪怕此时他心里也有不少压力,但是在底下人面前,总要做出胸有成竹的样子,以免士气受到影响。
“回禀大人,营地里一切都很有序,目前堤坝工程已经复工。另外,人工湖那边,水已经填满了,人员就地安置还等待大人下一步安排。”一位四旬年纪的人,带头回答道。
“那就好,这次也是走运,河堤溃破后,江水绕道我们两处工地,最终对工程没造成影响。”方皓泽点了点头:“这也是你们组织有力,在洪水到来前,就按照紧急预案行动,及时撤离,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大人过奖了,预案也是您一个月前就安排好了的,我们都是按照大人的思路来执行的。”那位官员不卑不亢道。
“这次溃堤,也是在预料之中,经过这一次事件考验,我相信大家和民工们,都有心理准备了,马上就到洪水季节,有过一次溃堤的经历,后面遇到了也不心慌。”
淡淡笑了一下,方皓泽又环视了众人。“经过这次事件,治水营地里,建堤坝的进度不能停,反而要加快。至于人工挖湖,那一处既然满了,我们就在附近择地继续。”
他轻叹一口气:“要不是当初我们做下人工开挖湖泊的决定,这一次恐怕不能善了,不说营地要遭受怎么样的水患,江边这一处恐怕淹没的土地会更多。”
听到方皓泽这样说,底下的官员都纷纷应和:“还是方大人高瞻远瞩。”
此前方皓泽做出开挖湖泊决定,是和专家团队们商量的。
帐篷中这些人,都是工程部的负责人,事后也只是听说方大人力排众议才上马了项目,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果然还是治水巡查看得更远一些,避免了一场大难。
“你们也别拍马屁了,虽然这次洪水对我们施工没有影响,但是也蔓延到吴州不少土地,我们也肯定要受责难。”方皓泽全盘受了夸奖,同时又给大家泼了盆冷水。
“专家顾问们,恐怕稍晚一些就要来向我汇报消息,我还要紧急向七皇子通报。”
顿了顿,方皓泽又说:“我之所以叫你们来,是要和安排下一阶段的工程重点,多提点几句。未来一段时间,倘若我受官场责难,或者受皇帝召回,你们也不至于抓瞎。”
这话说来,在场诸人纷纷变了脸色:“大人何至于如此,此来天灾,我们这工地又没伤亡,项目更不受影响,怎么大人会有这一难”
这些都是工部的官员,说起来在官场上还是方皓泽的前辈,乍听到方皓泽这么说,都有点不信。
“这话暂且搁置,我来说说下一阶段的重点”方皓泽没有跟众人分辨,岔开了话题,安排了起来。
首先是工程进度方面,方皓泽又继续将目标细化到月份。其次是人工开挖湖泊的地点,重新选了两处等等。
一番交代完毕,他又遣退了众人。
方皓泽继续对明云说:“去看看专家团队们,最新的消息出来没有,替我催一催。”
后者应了一声,出了帐篷。稍等了一会,又带了几个人进来,这也是工部在治水营地留下的技术人员,如今是专家团队,负责给项目做顾问。
“这次堤坝溃破,受灾的面积能大致估算出来吗”方皓泽见到了人,就开门见山问。
“回大人,我们测算了定江水位,足足降低了几十公分,恐怕影响很大。”一位专家回复。“江边受淹的面积,估计会很大。但这次营地未受影响,已经是天大的奇迹了。”
方皓泽笑了一笑,营地能保住,当然是他在背后的努力,至少明云几人都是知道的,但对其他工部的官员和民工们不便声张就是。
“一个时辰内,将数据汇总给我”他直视那位专家问。
如今时间紧张,方皓泽急需详细的信息写成奏折,先交给七皇子,再由后者递交到朝廷中。
方皓泽知道,那位重伤而去的湘夫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要掀起风波。
而这一次溃堤,更是淹没了吴州不少土地,不说知州甘文耀如何借机发难了,大皇子残余的党羽为了自保,也会跳出来与自己和七皇子们作对。
这时候尽快写奏折,争取皇帝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强如四阶半神的方皓泽,既然已经投身滚滚红尘,也不得不按照约定的游戏规则行事。
第一百九十二章预料中的弹劾
是夜,一场小雨才洒落在锦城,路上行人稀少。
因为下过雨,春末夏初的烦闷气息被一扫而空,习习晚风吹着,反倒显得有点凉意。
夜色深沉,乌云密布,没有一丝月光。锦城中一处大宅院,门前挂着两个大灯笼,上面写着“甘”字,正是知州甘文耀的府邸。
作为知州最大的行政官,此处自然十分安静,透着淡淡的肃穆气息。
但这夜晚,要是有人穿过大门,一路走进宅子到达甘文耀的主屋里,就能感受和门前截然不同的氛围。
宅院主人甘文耀坐在屋中圆桌边的椅子上,阴冷沉郁中带着一丝惊慌,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面前一位颇有点沧桑的老妪。“你说你是湘夫人,有何证明”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