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21(2 / 2)

听到壮牛发问,王川道:“这是动物寻找群体的本能。”

壮牛道:“那为什么象群又不要它”

王川道:“小象太小了,没有自保的本事,连寻找食物都不会。它加入象群之后,会增加象群的负担,那些母象担心小象的加入影响自己孩子的地位,所以不让它加入。”

王川掏出盐来,倒进装水的竹筒里,然后一点点倒出来喂小象。这货现在伤心得不行,又跟孩子似的,不哄实在是不行了。手里没有其他东西,用盐水先将就着吧。回去看看梅子酒酿的怎么样了,回头再用梅子酒哄一哄,应该就差不多了。

从这个事情,王川倒是看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小象也许终归有一天会离开他,和其他象一起,踏上迁徙的征途。他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二是,部落这些人真是没脑子透了。狩猎猛犸象也不知道找到稍微离部落远一点的地方。这一段稀林通道离部落的直线距离最近,而且正好把路开在旁边了。万一惹恼了象群,引起它们的敌意,它们全速从路上冲过去,只怕部落连个预警的时间都没有。

要知道猛犸象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五十公里每小时。这里到部落不过十几公里,真的就二十分钟的事情。

去年小象的瘸腿母亲一只象就差点灭了豚部落,要是真惹恼了像刚才那样的象群,二三十只一同进攻,河部落说不定就得重头再来。

第218章秋收

王川带着人回到部落的时候,天色将黒。一路上小象心情不好,王川净顾着安抚它了,所以走得慢些。

回去先把逃奴关了起来,留着改日再处理。然后王川找阿母复命。

阿母怒气冲冲,就要让人砍杀了这两个逃奴。对阿母来说,王川才征战回来,到家都没有休息,就被这点事情弄得出去又出去跑了两天,还差点连小象都弄丢了,这两个逃奴罪不可赦。其他人也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事事都要让王川亲力亲为,有责任的人也该责罚。要不然要这些光辉吃饭不做事的人有什么用

听到王川说不现在砍杀了那两个逃奴,阿母忍着怒气问:“你要怎么对待他们”

王川帮阿母捶着肩膀道:“杀肯定是要杀的,但就这么杀了显示不出我们规矩的厉害。等过几天大家都回来了,我们再弄一个审判大会,当着大家的面杀。我要让所有人都记住,死不算什么,河部落的刑罚比死还可怕。”

阿母问:“还有什么刑罚比死可怕”

凌迟,点天灯,剥皮充草等等,阿母自然是没有听闻过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方法王川从史书上知道的太多了。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血腥史,想必于后人,史前的这些人实在是天真单纯太多了。

王川不想现在告诉阿母,只说等人回齐了再说。

阿母知道这个孩子从没有让人失望过,于是拍拍王川的手,表示听他的。

部落从几十人眨眼变成了千人规模。阿母前期还能跟得上部落的发展的步伐。现在她也渐渐觉得吃力了。千人部落什么的,她别说见了,她之前连想都没有想过。面对千人的部落,不说如何管理,只是想到要喂饱这么多人的肚子,阿母就完全无计可施。

她也曾担心过人越来越多,吃的不够了怎么办。为了这个问题,她也曾失眠白发,忧心忡忡。

但她发现这些对王川来说完全不算什么问题,围猎山林,部落有山神打鼓。赶猎兽讯,王川弄出了牛鼻环,和蓄养的本事。不但从远处把牛牵回部落不怎么费力,连保管肉食也不用怎么担心了。他还弄出了大船,通往浩荡的太江打渔,也可以几日来回有了这些手段,吃的还算什么

她知道,只要有王川在,这些他都会处理好,完全不用她担心什么。不管做什么,她只要听王川的就好。

她现在每天做的就是,在她的老伙伴荆和几个半大孩子的陪同下,四处去看部落人劳作的情况。如同兽王巡视自己的领地一般。看看有没有人偷懒,看看有没有人违反规矩,有没有人不听王川的话。其他事情她并不多过问。

在王川看来,阿母这些做法非常聪明。王川也乐得她这样做。在部落里,唯一一个完全信服王川的人应该只有阿母一人。她这样做,几乎就等于是王川眼睛和耳朵的延伸,很多他看不到,他听不到的东西,阿母会帮她监督到位。

而阿母掌握了部落的监督和执法大权,也等于把部落稳稳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这也让她在部落的威望越发隆重。

现在部落的人四下外出了,人并不齐,审判大会什么的,自然还是等人齐回来再说。

秋日如画,秋收并不等人。王川回来之后,把两个逃奴关起来,让人每天送饭便不管了。自己带着人忙起秋收来。

稻谷,菰米,桐子,野菜,黄麻,竹笋甚至是干草,都是收割的对象。

部落大概剩下三百来人,几个作坊的人不调动,值守的人不调动,王川还可以调动二百人。

发生了逃奴的事情,外出猎象就不用奴隶去了。骑鹿带着三十人负责猎象,王川让他在稀林通道和大河交汇的地方设伏。在那里猎了象之后,用船把象运回来。这样可以减少不少人力,也能减少象群对部落的威胁。

奴隶不外出,则在烈和望等人的带领下,开始部落寨子西面的一公里外,平整土地,建立第二个寨子。王川把大概的构想和当工头的嘭卜啦说了一下便放手不管了。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嘭卜啦参与了部落寨子的建设整个过程,对建筑更有心得。从选址,到寨子的规划,道路的规划等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寨子在他的带领下建起来,不一定比王川参与建设的差。

如此一来,秋收的工作主要交给孩子和女人。

部落只有几十人的时候,生活在这片森林里,几乎与一群野兽无异,对环境的改造少得可怜。部落发展到几百人之后,加上铁器的使用,几乎把部落周围都改造了一遍。

现在大河两岸几公里范围里,孩子们就敢拿着弩箭,划着独木舟去割草和收割菰米。

近几个月来大规模的砍树,早把附近的野兽惊走了。去年的菰米大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