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拿到棍子后纷纷表示有了这些家伙,以后肯定可以打很多大家伙回来。然后开始砸石头,从中挑选合适的尖石叶做成石矛或者寻找合适的做其他的工具。
王川对这些话深表怀疑。想到他们那种拿着棍子在动物身后傻跑的狩猎方式,能活到现在已经觉得是老天开眼了。想到再过两年自己也要跟着他们这样傻跑就觉得心中凄凉。自己可是连裤衩都没有的
这两天他也试着用各种树皮树叶做过裤衩,结果是:不硬的容易破,不容易破的有些扎,不扎人的很硬有一种树皮还让人过敏,让他屁股痒了一天
趁着清理的功夫,他也把周围的各种植物都试了试,期望从中找到一种像亚麻或者胡麻这种植物出来。传说中,中国的麻种植有一万年之久。找找说不定能找到呢。结果让他很失望。没有。显然这个洞里住了十万年的先人都没有种麻穿衣的习惯。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这个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两种有用的植物。
一种是紫苏。这是一种叶子呈紫色,带芳香味的灌木,叶子可以做调味料,煮鱼的时候放一点,可以去腥。王川后世吃过。他现在的这个身体也吃过这种东西的嫩叶,不过是直接吃的,是贝爷食谱比较受欢迎的嫩叶之一。现在入秋后紫苏的叶子老了,嚼起来有些发苦,就不能生吃了。不过现在天天吃连盐都没有的鱼,可以放点这东西还有什么别的可说的
第二种也是灌木。王川在折断这东西的时候,拉出了好长的一条皮,于是意识到这东西可以当胡麻用。后来试了试果然发现这种灌木的皮很是坚韧,比起胡麻来应该也差不了多少。毕竟前世不是植物学家,他不认识这种植物。不过没关系,不认识就随便叫一个名字完了,为了区分胡麻跟亚麻,这东西以后就叫二麻了。
有好东西就收集起来,结果发现胡麻取纤这种工艺在这种二麻身上用不了,这东西的纤维和皮粘得很紧。用手撕可以撕成一条条的纤维,不过每条纤维上都带着皮。这就造成了它搓成的麻线会很粗。估计这也是它没有取代胡麻成为后世农作物的原因。
不过现在没有胡麻,只能临时用它。手撕就手撕了,慢点就慢点了。缴丝的工艺不会,那就一段段用手搓吧。女孩子做这个比较有天份,那就女孩子负责搓丝,男的出去寻找这种灌木,折回来撕皮。
搓出来的麻线比较粗,像铅笔芯大小。除了裤衩外,王川准备用这东西做个网。小溪里的鱼经过几天筐子的祸祸,估计快没有了,捞鱼的小孩在溪水里呆的时间越来越长,捞得鱼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做成网之后,虽然不能去大河里面捕鱼,但它可以更彻底的把鱼赶尽杀绝,二来还可以用来网鸟或者做陷阱扑其他小兽。在小溪没有鱼后去祸祸其他的动物。
除了搓丝之外,王川还用搓了些绳子,或者说这才是他收集这些二麻的正经用途。搓成绳子后,成年人手指粗的绳子可以吊起两个他这样的小孩,再搓得粗一些,做成绳套或者其他陷阱,想必一般的食草动物就挣不开了。
这些绳子可以交给大人们用,顺便教他们几个下套子的办法,希望他们学会以后就不用跟着野兽后面傻跑了。
织布太麻烦,王川的内裤是用打毛衣的方式织出来的。在这个平均主义是世界里,因为麻线有限,他还不能光明正大的织,只能在夜间的篝火下偷偷地织。虽然那个时候大家都会很好奇的看着他拿着两根棍子和一团细线又在搞什么新花样的,他也给他们解释自己在织裤子,但他就当自己在偷偷地织就是了。
如果问王川织过毛衣吗他会说看人织过。织毛衣的过程说透了就是一个把麻线缠绕到一个平面上的过程而已,如果不计纹路,不计样式,只计大小的话,多试几次也就会了。
奋战了两个晚上后,部落第一件衣服终于穿到了王川身上。这是由一大一小两片三角形的布片连在一起,最后绑到腰上的裤子,简言之就是三角裤。穿上之后的感觉还是有些扎,不过王川觉得他能够习惯这种感觉。扎的时候想想光着的风险就行了。
部落的众人对王川的这个发明表现的相对淡然,只是他穿上裤子那天,他的屁股被人摸了无数次
第5章陷阱和网兜
裤子的出现在部落里并没有形成风潮,连在孩子当中也没人进行模仿。一来二麻的数量有限,麻线难搓。二来,吃的问题再次笼罩孩子们的天空。小溪里的鱼终于到了快捞不到的地步了。
这一天两个下水的孩子又弄坏了一个筐,从早上到太阳过午,结果只捞到可怜巴巴几条小鱼。然后孩子们就不淡定了,搓绳捆线的工作做得马马虎虎,眼睛不断往山野里望。
有时候人陷入困境很难走出来就是陷入了这种循环。比如缺少吃的要急着找吃的,急着去找往往效率不会太高,等找到足够糊口的吃的时候,人已经开始困倦了,休息一下把精神养回来,吃的又没有了
部落的情况是,没有合适的工具不能找到更多吃的,没有更多吃的就得花更多时间去采集捕猎,时间花去采集捕猎了就没有办法改进捕猎工具,没有合适的工具就找不到更多吃的
这是一个很难破解的环,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里寸步不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火的出现,让人类在夜晚得以思考和改进工具,人类才在火光的照耀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才在几万年的时间里开始统治地球。
王川从部落的语言习惯和使用工具的习惯分析,现在这个社会应该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了。如果细究部落会用火却不会保管火种的问题,有石器还只是会追着野兽跑,不会设陷阱这样的问题,从地理上来说或者从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上大约可以找到答案。
从地理上说,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是太河流域,但这里的位置偏南,如果此后的地理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话,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更靠近太江流域。岩洞不远的大河再流几百里就是流进太江的。也就是说,这里其实是这个时代的边远地区。部落比较落后也是正常的。
而从社会的基本形态看来,一个社会中各阶层存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其实十分普遍,人类开始登上月球的时候,亚马逊森林都还存在着原始人呢。这个边远的小部落落后于主流的社会情况一点也不奇怪。
现在哪怕王川让他们常规的用上了火,编织了筐子可以让他们带更多的东西回来喂养孩子,帮他们打磨了好棍子让他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捕猎,但是这些做法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让他们改变思维,让他们从困境的圈子里钻出来。
要让他们从原来的生活习惯中走出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还要一刻不停。
王川开始试着织网。不过考虑到织网的时间要比较长,麻线的数量不太够和孩子们的工作情绪开始懈怠等问题,他决定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