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派出去说话的人都送到锦衣卫衙门去,就说他们偷拿了府中的东西。”
下面两人连忙答应,老管家迟疑了下,低声开口问道:
“活人过去,怕是会乱说话”
“都弄死了送过去,大曹你跟着去做,王通话说的明白,弄死了送过去,他不管怎么弄死的。”
王通从武清侯府回来,就被万历皇帝召到了宫中问话,自然是宦官去皇城门前引领,去往奉天门偏殿处。
到了偏殿门口,却看到从西边的方向一名宦官小跑过来,在门前出声询问:
“吏部尚书严大人还是想要见陛下,陛下的意思是”
“陛下公务繁忙,不见”
那名宦官点点头,又是跑了回去,王通也不知道这是为何,只是跟着人进了奉天门偏殿,即便是私下见皇帝,也有一干礼节程序,赐座谢恩之后才算告一段落,王通进来的时候,万历皇帝神色颇为不快,不过很快恢复了正常,看到王通,开门见山的笑着说道:
“你在门前看到内阁那边过来的人了吗”
“倒是见到一位公公过来问,说严尚书要见陛下,不知道是不是内阁过来的。”
“就是那个,王通,你今日在京城内抓人,六部的郎官,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给事中,可都被你抓遍了,这些人都是内阁六部那几位大员的徒子徒孙,你这么干,可是捅了马蜂窝啊,张伴伴,你说是不是”
站在后面的张诚躬身说道:
“万岁爷明鉴,内阁几位大人和六部几位大人方才都是来求见,宫外也有人传过消息来,说通政司那边现在已经挤满了人,呈送的都是弹劾王大人的奏疏。”
“你看,你看,这真是马蜂窝啊”
万历皇帝笑着说道,意态颇为轻松,不过也有询问之意,王通顿了顿,开口说道:
“陛下,臣知道抓捕言官清流之辈必将引起轩然大,臣方才还去了武清侯府,去办什么差事虽然已经知会了陛下,可毕竟是不敬之举,但臣做这些,都是不得不为”
听王通说的斩钉截铁,万历皇帝又是笑着问道:
“怎么个不得不为,你来讲讲”
“北征的大军得陛下庇佑,取得了这般的大捷,京师中却有这般不堪的传言和谣言,更有人上疏攻击臣等心怀叵测,意图不轨,这等事,他们虽说的冠冕堂皇,说为了江山社稷,圣贤大义,不得不言,百姓黎民,官员士子,还纷纷称颂他们为清流,说他们仗义执言,陛下,这等清流,分明是奸邪之徒”
万历皇帝笑着摇摇头,开口说道:
“王通,大明快两百年,像你这般说的恐怕还是第一个,从来都是称颂,史书笔记上都是夸赞,可没人说他们是奸邪,你这话要是传到宫外,恐怕又会有无数的是非。”
“陛下,臣有个问题,太祖皇帝开国时,徐达、常遇春等元勋英烈都是名将,但后人称颂徐达等人多,还是称颂太祖皇帝的多呢”
“自然是称颂太祖皇帝的多,若无太祖皇帝的统御,他们也未必会有那样的功业”
“陛下,十年后,百年后,几百年后,北征大捷,称颂陛下的人多呢,还是称颂臣等的人多呢”
王通问到了这里,万历皇帝愣了下,不过还是很快的给出了回答:
“自然是朕。”
王通正了正身子,肃声说道:
“陛下,这等事,臣这个武夫都知道,那些读过圣贤书整日在官场上打滚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这般诽谤造谣,就是为了抹黑北征大功的光彩,小处看是不愿意让臣有这样的大功,从大处看,就是不愿意让陛下有这样的大功啊”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收起,伸手在自己稀疏的胡须上捋了捋,王通又是说道:
“将士们不畏生死,在异国他乡和优势于他们的鞑虏死战,本想着衣锦还乡,军功犒赏,可却有人说他们军纪败坏,说他们心怀不轨,陛下,若是军纪败坏,心怀不轨,这些忠勇将士谁会去北疆,没打下归化城,未取得这般大捷之前,谁不知道出塞和送死差不多,可他们还是去了,为的是什么,还是因为有对陛下的忠心,因为想让这大明北疆太平,可如此不畏生死的去了,回来之后却有人这般的污蔑,若是将士们因此寒心,天下人看到,今后又会如何”
万历皇帝沉吟着点头,王通语气渐渐激昂,开口说道:
“陛下,何人为陛下开疆拓土,何人为陛下保家卫国,何人护得陛下不被奸邪侵害,陛下,是武人啊武人们为陛下持刀剑厮杀拼命的时候,这些读书人又在何处,难不成手持笔墨杀敌”
“不能让他们这般肆意造谣,任意污蔑,这么多年,对他们的确是太过放纵了”
万历皇帝缓缓说道,身后张诚身体一震,愕然的看着前面,万历皇帝这话,等于是对大明自英宗朝至今国策的一个颠覆,他下意识的抬头打量四周,没有旁人,这话如果传开,真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风波来。
“陛下,辽镇总兵李成梁多年宿将,此次大军出动,必然有了大胜的把握,这次出动,自然有和北征大军别苗头的意思,但陛下想过没有,为何从前没有这般动作,难道不是这李总兵担心文臣们的言语吗”
光说自家说服力不强,但要是点出其他的例子,那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了,万历皇帝的动作停住,凝神沉思。
偏殿中安静了下来。
正文第八百零一章权谋
第八百零一章权谋
“不能让朕的忠勇之士流血又伤心,王通,你做的无错。”
偏殿中安静了会,万历皇帝缓声说道,大军大胜归来之后,京师中谣言泛起,传言纷纷,一直到王通下手抓人警告结束,整个这个事件,万历皇帝一直觉得是王通的事情。
开始时,是猜测王通心怀不轨,后来则是王通下手惩治这些造谣的混账,但刚才这一番解释,却让万历皇帝明白过来,文臣们不愿意见到的不光是王通立功,不光是武人们取得功业。
这些打着圣贤大义、耿耿忠心等名目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