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4章 税 (白银盟主暖阳1314加更)(1 / 2)

第144章税(白银盟主暖阳1314加更)

“饶命啊”

“疼死我了”

“大王,我冤枉”

一众盐商,或上夹棍,或坐老虎凳,或入站笼之中。

受刑之时,一个比一个喊的凄惨。

这倒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疼。

他们从小就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哪里受过这等罪。

“乖乖的把隐藏的家产都交出来,就无需再受罪了。”

林道好言宽慰盐商们“钱财不过身外物,何苦为了身外之物而受罪。”

勋贵宗室可以拷饷,文臣武将可以拷饷,胥吏衙役可以拷饷,奸商自然也可以。

这些盐商们,全都是奸商。

他们明面上是拿着大明盐引的官方盐商,负责向各地百姓出售食盐。

可私下里,他们却是整个大明最大的私盐贩子。

盐商们用官方的名义贩卖私盐,疯狂吞噬大明的盐税收入。

曾经高达数百万两的盐税,到了崇祯年间只剩下了几十万两。

消失了的那些盐税,都被他们以贩卖私盐的方式,揣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当然,私盐这么一大块的肥肉,也不是盐商们能够独自吃得下的。

整个大明的权贵们。

上至皇亲国戚各地藩王,下至地方士绅朝廷文武,都有无数人在其中伸手。

他们互相合作配合,以官府的名义贩卖私盐。

个人得利,赚取的却是朝廷赋税。

然而这还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茶税。

曾经收入高达数十上百万两的茶税,到了崇祯末年,收取上来的只有区区几百两。

茶叶都被各地士绅们拿去出口了。

全部都是走私,自然也就收不到税。

能有个几百两,也是给皇帝点面子。

大明的文官们,是最为典型的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他们表面上大喊大叫着禁海,甚至不惜烧毁图纸水纹资料,来为自己扬名。

可背地里,却是一个个的都在造船。

一船船的茶叶丝绸瓷器大黄等商品运出海,换回来一船船的白银。

可文官们不会帮朝廷收自己的税,所以都是明目张胆的走私。

一文钱的关税都不交。

想到这些,林道也是连连摇头。

“这样的大明,能够延续二三百年之久,也是个奇迹。”

接受拷饷的盐商们,身上伤口流淌出的血渍,浸透了身上昂贵的绫罗绸缎。

朱元璋曾经规定,商人们没资格穿这些。

可惜他的祖制,在大明文官那儿是选择性有效。

对文官们有利的,统统都是祖制不可违。

对文官们不利的,像是剥皮填草什么的,提都没人提。

盐商们张嘴欲言,却是喉中干燥,说不出话来。

林道招呼亲卫“给他们上水。”

几桶冷水泼在了脸上,抖着激灵的盐商们,瞬间精神了些。

一开口就是嗫嚅求饶“大王饶命”

“呼何苦这么坚持,也就是多受罪而已。”

林道不疾不徐的招呼“取桑皮纸来。”

水刑,以桑皮纸覆盖口鼻,上喷冷水。

几层桑皮纸下去,人就会陷入了剧烈的痛苦之中。

这是古代一种非常恐怖的刑罚。

“赵之龙给我写信。”

林道向着一众盐商们笑了笑“他说在金陵城拷饷的时候,只要是用上了水刑,就没有不开口的。”

“就连几岁还在尿床,什么时候偷看过洗澡都说的出来。”

他目光慈祥的扫过一众盐商们“你们要不试试继续坚持不说,创造个奇迹给我看看”

没有奇迹。

这些盐商都是趴在大明帝国身上吸血的水蛭而已。

水蛭这种东西,连根骨头都没有,哪里来的坚强意志,能够扛得住残酷的拷饷。

几张桑皮纸一上,再喷些水。

过上一会再揭开,盐商们全部崩溃。

他们受刑不过,纷纷吐露各自家族的隐私。

各地的船队商铺,各地的私仓,各地的庄园,各地藏银之地,各地隐藏的偏房远支等。

一个家族的底蕴,隐藏起来的实力全都吐露干净。

文书们将这些全部一一记录在案。

林道嘱咐“全部关进牢里。”

这些盐商们,暂时还不好处置掉。

要等到将他们吐露的东西全都取到手之后,方才动手。

毕竟家族隐藏的力量,通常情况下只有家主才知道。

直接干掉的话,再想寻找就麻烦了。

扬州城执行宵禁,城内到处都是兵马。

他们查封各处盐商的府邸,抓捕盐商族人。

城外的行动规模更大。

那些隐藏起来的码头货仓,藏在隐秘水道里的私盐船只。

分散在各处村落里的盐丁骨干,瘦西湖上放纵的盐商子弟。

东西全部查抄。

人员则是统统抓起来,关入扬州城的大牢之中。

往日里鲜衣怒马,横行无忌的盐商们,由此彻底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