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1章 奏功(下)(2 / 2)

如此想着,杨坚的目光从烛火上收回,转头看向杨林,道:“皇叔,此次征北,吕尚率部深入金山,大破敌营,为大隋立下赫赫战功。朕欲封他为大将军,鲁县公,您看如何”

杨林想了想,道:“依我看来,凭吕尚的本事,给他个柱国、上柱国,亦或郡公、国公,都绰绰有余。”

“只是,他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未免日后功高难赏,封他大将军、鲁县公,已是陛下爱惜人才了。”

杨坚笑道:“知我者,皇叔也!”

天子杨坚所封的大将军、鲁县公,当中最具分量的,应该是鲁县公这个爵位。

只因,这里面的大将军,与北隋十二府真正执掌兵权的大将军不同,他们虽然都是正三品,但这是勋官体系的大将军,名大于实。

所谓的勋官,是西魏时的宇文泰首创,他为奖励作战有功者,创设了勋官制度,奖励作战有功的将领。

至杨坚时,他又对勋官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勋官体系,设置了上柱国到都督共十一等勋官。

分别是从一品上柱国,正二品柱国,从二品上大将军,正三品大将军,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正四品开府仪同三司,从四品上仪同三司,正五品仪同三司,正六品大都督,从六品帅都督,正七品都督。

杨坚给予吕尚正三品大将军的勋官,只是为了帮助吕尚积累资历,为这个未来女婿铺平以后的仕途。与正三品勋官相比,那个鲁县公的爵位,才是对吕尚真正的酬赏。

要知道,大隋爵位,设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县公有一千户食邑,享两千石俸禄,世袭名爵。

杨林目光微闪,道:“陛下对吕尚的安排,可谓深思熟虑。”

杨坚闻言,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道:“吕尚这孩子,不仅武力高强,胆识过人,而且对我大隋忠心耿耿,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朕将兰陵公主许配于他,也是看中了他的品性与潜力。”

杨林微微欠身,面上浮起一抹笑意,道:“陛下圣明,阿五与吕尚堪称佳偶。二人成婚后,陛下得一佳婿,依此子的年纪,可扶三朝社稷,我大隋江山无忧矣。”

杨坚端起案几上的茶盏,轻抿一口,热气在他眼前氤氲,模糊了神色,道:“希望如此。”

“此次征北,吕尚的确让朕刮目相看。不过,眼下征南之事迫在眉睫,他虽年轻有为,却还需历练。”

杨坚放下茶盏,目光重新聚焦在舆图上,手指沿着长江水脉游走,最终停留在瓜洲渡口,道:“皇叔,瓜洲渡口是南北漕运要冲,又毗邻京口。”

“此地商贸往来频繁,是兵家大争之地。伪陈在此同样布有重兵,且与采石矶、建康遥相呼应,你说朝中有谁,可担重任,驻兵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