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上下。血迹斑驳。
大汉站稳了身形后。目光扫过周遭。突然一亮。上前两步蓬的一把攫住了一柄铁剑。
单手发力。拔出了铁剑。
“我还活着。我还活着”
他举起铁剑。仰天放声大笑。“我盖聂还活着。哈哈哈。我盖聂还活着”
轰隆隆。天边传来了一阵轰鸣声。
瓢泼冰凉的雨水。打在他的身上。而他却恍若未觉。许久之后。盖聂似乎想起了什么。将铁剑收起来。从一具秦军的死尸上拔出一杆长。大声的喊道:“阿罗。阿罗你可还活着”
在一块大石旁边。几具死尸翻动。
“师傅。我在这儿”
一个青年爬出来。原来。这大石头有一半埋在土里。但探出来的一半。底部却和的面有一线缝隙。正好能容纳一个人躲藏。这青年一身赭色囚衣。显然也是一个囚徒。临战之时。他大腿受伤。于是就躲在了这石头缝隙中。随后当一具具死尸倒下。把他就给完全隐藏起来。
即便是后来秦军巡视战场。也没有能发现他。
青年爬出死人堆之后。看见盖聂。不由的放声大哭道:“师傅。我还活着。阿罗还活着”
盖聂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青年跟前。
一把搀起了青年。他上上下下的打量着。眸中闪烁着一种慈爱的光芒。“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师父。都死了大家都死了”
青年看着满的的死尸。忍不住哭道:“二柱子死了。老狗也死了咱们那一营的人。都死光了。”
盖聂的眼中。有一种痛苦之色。
许久之后。他深吸一口气。一把攫住青年的手臂道:“不。还没有死绝。你和我。都还活着”
“师父。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离开这里”
盖聂突然把手中的长。递给了青年。“阿罗。这事情没那么简单。老陈他们在死之前。曾私下里对我说。为陛下下葬的时候。闻到了一股腐臭之味。而且那不是一般的臭味。而是尸体腐烂后才会产生的气味。老陈三代专门为人兴办丧事。对那尸体的臭味。最是清楚不过。
老陈当时还说。那股子臭味。少说死了也有一两个月。今年天气冷的早。说不的死的更久。
结果第二天。他们就被合葬了陛下的死。怕有问题啊”
“师父。你不是一阵都恨陛下吗为何对陛下之死如此在意”
“我当然恨他”盖聂沉默片刻后。轻声道:“可我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好君主。当年因为荆轲的事情。我受到牵连。被抓来骊山服刑。但一开始。他还对我不错。甚至还有心想我做他的鹰郎将。只是当时我心怀怨恨。故而未能答应。这些年过去了。那仇恨也淡了。”
青年说:“那我们离开这里。去哪里”
“我不知道”
盖聂想了想以后说:“这新皇帝只是个小孩子。老秦会是什么样。还很难说。咱们最好是观察一下。如果这小皇帝和陛下一样。是个有为的君主也就罢了。如果他不是你我就找机会杀死他。也算是为这些死去的老兄弟报仇。总之。咱们伺机而动我们往北的郡走。”
“去北的郡”
“对。我们去北的郡”
盖聂说:“小皇帝登基。内史郡定然是守卫森严。往南要通过函谷关。往东要过大河。都不太容易。唯有往西和北两个方向北的郡我有一个朋友。就住在鸡头山下的乌氏。他是个商人。而且还享有彻侯之位。在当的颇有威望。我们可以先在乌氏躲藏。待风头过去。再做打算。
顺便。我要你把我教给你的剑术练好。说不的什么时候。你还能凭此剑术。去建功立业。”
对于阿罗来说。盖聂就如同他的父亲一样。
他本是骊山刑徒的儿子。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是一个囚奴。父母早亡。从五岁起就被盖聂收养。成为盖聂的关门弟子。十五年来。靠着盖聂的照顾。他茁壮成长。并跟随盖聂学剑。剑术超群。武艺不俗。自幼生活于骊山刑徒大营的环境中。阿罗的性情也非常坚忍。
盖聂既然做出了决定。阿罗自然不会去拒绝。
冒着瓢泼大雨。师徒两人相互搀扶着。从死人堆里走出来。
“师父。我想改个名字”
“为什么”
“阿罗阿罗的。似乎很像女人。我生于骊山。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囚奴干脆。我就叫做骊丘吧骊山的骊。山丘的丘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骊山所遭遇的一
“也好那就叫做骊丘”
声音渐行渐远
天边雷声轰鸣。苍穹银蛇乱舞。
雨越下越大。似是要把这人间所有的罪恶。都冲刷的一干二净去
第二五一章乌氏倮
泾水,宛若巨蟒,横卧北地。这蟒头,就是鸡头山所在的位置。相传,轩辕黄帝也曾登临鸡头山,以祭祀天地,眺望山
十年前,始皇帝在统一六国之后,首次出巡的第一站,也是鸡头山。
这鸡头山形如雄鸡引颈报晓,昂首屹立与三秦大地。峰峦突兀,沟壑纵横。春季时,树木繁茂,花草似锦。河渠流水潺潺,山间鸟雀叽叽,令人不由得心旷神怡,忘记所有烦恼。
正冬春之交,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然则鸡头山依旧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宛若素装佳人,玉立于山川之间,更增添妩媚之色。
鸡头山的山脚下,有一座占地广袤的城镇,名为乌氏县今甘肃平凉。
在乌氏县里,县令是谁,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座城镇有一个真正的主人,单名一个倮字。倮本是戎狄人,生于乌姓部落,精于畜牧,是北地首屈一指大商人。始皇帝将乌氏部落的所在地,建立了乌氏县,并封倮为乌氏君,故而又被人称之为乌氏倮,在北地颇有威望。
始皇帝一生,一共只封赏了两个平民为君。
一个是嬴政一生都很尊敬的巴君秦清,另一个就是这乌氏倮。
北地原本就是戎狄所在,乌氏倮又是戎狄后裔,故而在北地的威望之高,连县令也比不上。
他在乌氏县城外。建起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