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6(1 / 2)

金总,是有这么回事。不过还没有确定在哪个部门。这小伙子已经按人事规定程序进行了考核,考核合格,我就安排他进入试用期了。

金匡宁似乎有些不解的婉转说道:薛总,我和钱董一向都不干涉你在人事上的决定,因为我们完全相信你的识人眼光,不过,现在,我和钱董都有点不明白,你为什么对那些本科生硕士博士留学生要求那么苛刻,大部分你都不要,你怎么偏特招一个初中生呢

就算他考核合格,也似乎不适合到集团总部做白领吧,是不是会让那些高材生有点寒心呢他们中很多人都给公司干了很多年了。薛总,你是不是再斟酌一下现在这件事已经有点风风扬扬了,可不能因为考虑不周造成集团宝贵的人才流失啊

薛国蔚心中早就有底,对这件事,他考虑得非常周密了,他有独到的思考。

薛国蔚沉声道:金总,我先给您说个真实的事件。某地有一种淡水鱼味道很鲜美,市场需求特别大,但是就是通过成本低廉的海洋运输时,那些鱼都死气沉沉,鱼的存活率非常低,大部分供货商都为运输成本过高的难题头痛。可是有一个人他的鱼的存活率非常高,同样是海洋运输,为什么他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最后,大家发现了他的秘密,原来就是他在这些运载舱里,放了几条特殊的鱼,这种特殊的鱼喜欢追逐猎吃这种淡水鱼,并且生性特别活跃,精力非常充沛,可以24小时不停游动,是这种鱼的一种天敌,因此他运输的淡水鱼根本就没有死气沉沉的迹象,充满生机活力,时刻紧张着天敌的追杀。

自然,他的利润就很高了。

对于一个大企业,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是它的命根。但是真正的命根必须是那些忠于公司,富有开创精神,富有斗志,生机活泼,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的,不纠缠于人事的人才。

现在我们集团的发展已经到了很关键的时刻,我们犹如一个巨人,步履沉重,腾挪不易,人浮于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劳资成本支出越来越高,这对集团是个不得不长远打算的现状问题。

集团摊子过大,对人才的管理使用和对待上,难免会有很多疏忽,尤其是内地人才的素质文化特点和工作理念跟国外的有些区别,简单的激励机制已经开始导致在我们集团中暮气蔓延丛生。

这个青年叫敖成,虽然没有进修过正规大学,甚至还初中没毕业,但是经过我的多方考察分析,我发现他有很多常人不具备的特点,博览诸子百家,思维方式天马行空,有独特的创造性,性情果敢坚强,反应机敏,精力充沛,工作成效很高,考虑全面,没有过多的私欲,大度而且睿智,独立能力极强。

现在这个敖成就好比是那种特殊的鱼,只要我们宣传得当,他就可以给我们利衡集团这个大鱼群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以在企业中兴起“是人才就有机会,就有发展”的氛围,可以加大各级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可以有效的带动中下层员工积极上进,对工作更加负责。

如果继续将他好生锻炼培养一下,必定可以成长为集团的中坚力量。

我相信我的眼光和判断,麻烦金总把我的考虑转告给钱董。

金总这个电话是用的免提,钱老也清清楚楚的听到了。

两人相互对视着看了一会,钱老点头,表示支持薛国蔚的观点,金总也深以为然。

的确,集团企业必须动手术进行净化了。

第三卷命运的逃亡第二章独特的潜龙四鲶鱼计划

两天下来,龙宾已经和本宿舍及隔临宿舍的十几个保安混熟了。

他们可全部是退伍军人,谁都可以练一套虎虎生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拳,都有点拳脚功夫,虽然平时是做保安,但是有时在需要时也客串一下保镖工作。

龙镔从他们的言语中得知,其实保安工作是非常枯燥的,虽然每天都进行操练,工作也只需按时溜达或者在固定位置守候看管,但是根本没有半点成就感,这是没有创造力、没有自我实现目标的工作,虽然工资水平比一般的打工者搞些,但是他们中反而有几个人比较羡慕技术工人,渴望看到用自己的双手生产出精美的产品。

这几个人是有点思想的人,龙镔对这几个人格外有些注意,尤其对康铁、周擎和孙文泉三人更有好感。

人事部另外两个同事也从惠州回来了。

龙镔在相互认识后,心里试着把人事部的这些同事暗地比较分析一番。

姚冯,ba,人事部副部长,老资格了,对自己很冷漠,暗藏敌意,估计非常不好打交道。

罗本原,中年人,香港人,部长助理,处世圆滑,工作却非常老到,缺点:色,笑里藏刀,目前宜敬而远之。

姜成武,硕士,河南人,2001年11月进入人事部,沉默寡言,工作踏实负责,典型的实干人才,31岁,容易接近,可能是对自己了解公司人事内情的突破口。

欧阳屏,名校本科,湖南人,2000年调入人事部,花枝招展,风骚有加,估计有花瓶嫌疑,看年龄最多24岁,没必要过多接触,以免招来不利。

肖翠容,40来岁,背景人物,典型八婆,适宜用尊敬语气对其交往,可以从中得到公司内幕消息,估计领导层之所以纵容她一定有很大顾忌。

尹碧娴,莫桂山副董事长之亲戚,档案室主管,和姚副部长走得很近,自高一等。

确定了交往原则仅仅只是进行交往的第一步,龙镔心里有数。

现在除了薛总器重自己,姜成武不反感自己外,其余所有的同事全部鄙视自己,但是目前首要的是必须得知到底整个集团公司里,有多少母校近几届的毕业生,特别是这些毕业生的底细如何。

眼下已经进入一个尴尬的局面。

不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就有可能失去这个工作,失去上位的机会,甚至弄不好永远只能搞建筑、做小工,简单得为了逃亡中的生存;过于张扬自己,就会成为各类员工群体的视线焦点,一个初中生居然可以做到只有学士硕士才能胜任的工作,无疑有违自己力图隐蔽的初衷,会带来极大的安全后患,得不偿失。

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不是不懂,可是紧迫的时间能允许自己按部就班的缓慢凸现自己的才华吗急进和激进虽然在概念上不一样,但是只有虽激进却不失周到的观点,才可以使自己的上位急进啊

由于人类嫉妒心理的普遍存在,职位急进的后果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潜在的敌人;由于个体利益的触动,激进的工作风格更会给自己带来“众必毁之”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