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两宗师,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天佑帝想着如何用云绫去平衡诸皇子了,反而是天佑帝要寻求云绫的支持,否则他这个皇位都未必能坐稳。
倒不是担心云绫会谋朝篡位,而是云绫一旦以宗师之身支持某位皇子,那他什么时候成为太上皇可就由不得他说的算了。
数日后,云绫尚不知长安发生之事,她此时也才刚刚赶回邺城而已。
燕十七得报,赶忙从城外山洞回来,见面便将这几日邺城发生之事通通禀报了一遍。
褚怀亮、王尔山已经出兵,二人各引万人为主力,另有李思道、云绦、褚思仁、王宪、莫言之、郭继克六将各引五千兵马分散出击。
短短数日,邺城周边的贼寇便被清剿干净,大军则继续兵分数路,向冀州各地而去,相信用不了一个月便能完成任务。
对此云绫很满意,却并不打算此时“出关”。
李怀仁坐镇邺城,将一应军政要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她委实没必要去插一手,继续让李怀仁去做挺好的。
听了云绫的打算,燕十七不由笑道:“我看啊是姑娘惫懒了,想趁机躲闲才是。”
云绫一指点在燕十七额头,幽幽道:“看破不说破,这样才能在姑娘我身边待得长久,记住哩。”
“是是是,婢子记下了。”
话落,二女一时轻笑出声,倒是轻松惬意得紧。
笑闹过后,云绫便随燕十七悄悄出城,做戏做全套,她自是不能在城里呆着,去城外游览一番冀州的大好河山也是不错。
就这样,又是数日过去。
这日,云绫正于山间一处风景秀丽的瀑布边演练剑法,当真是寒光冽冽,剑吟阵阵。
一个声音忽而从林中传出,惊得一旁守候的燕十七登时警觉起来。
“冀州方定,李大人每日劳心劳力,直至深夜方能歇下,您这位大军统帅却在此间躲懒,也不怕旁人笑话哩?”
话落,一道倩影徐步走来,却是影卫百户桃夭。
见了来人,燕十七这才放松下来,将短刃收入袖中,微微颔首致意,这才重新看向云绫。
云绫手上动作并未停顿,依旧在有条不紊地演练剑法,直到一套剑法尽数施展方才收剑入鞘,向桃夭走去。
“你辛苦寻来,可是有事禀报?”云绫接过燕十七递来的手帕擦着不存在的汗迹,一面询问出声。
桃夭见状不由撇了撇嘴,随即说道:“有圣旨到,你也该回去了。”
闻言,云绫动作微微一顿,问道:“什么圣旨?”
“给你晋爵的。”
“晋爵?”云绫蹙眉,不解地看去,问道:“大军尚未班师,如何就有封赏圣旨到了?”
桃夭斜睨了她一眼,没好气道:“这就要问你回长安都做什么了,义父来信说在你离开长安的第二日,陛下便不顾群臣劝谏强势发出了这道圣旨。”
闻言,云绫略显心虚,轻声问道:“我回过长安的事很多人知道?”
“现在知道怕了?放心,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一个都不知道。”
云绫暗暗舒了口气,旋即将手帕还给燕十七,这便领着二女往邺城而去。
两个时辰后,邺城,新修复的冀州大都督府议事厅。
圣旨已经宣读完毕,宣旨内侍也被请去用茶领赏了,议事厅中只有云绫与一众留守邺城的将校,另外齐王傅明献也闻讯赶来道贺。
面对一众激动恭贺的将校,云绫本人倒是没什么情绪,只维持着得体的笑容,与恭贺之人一一致意还礼。
众人并未发现云绫的异样,倒是傅明献始终注意着上首方向,见此不由心中疑惑。
一门两国公,这是何等荣耀,更何况云绫今年也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得此殊荣却为何如此平静?
待一众将校激动的情绪渐渐过去,云绫也没说什么,只让燕十七准备宴席,稍晚再与大伙一同畅饮,这便打发了众人各自散去。
待人都走了,议事厅内只剩下云绫和傅明献在此。
这时傅明献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云绫看了看他,旋即说道:“晋爵非是不好,只是我志不在此,爵位高低于我而言并无区别。”
“那不知梁国公志向何在?”傅明献正色问道。
闻言,云绫看了他一眼,猜到这个问题怕是在傅明献心里压抑许久,今日终于有机会问出来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作为合作者,傅明献很清楚云绫的强大,他这些日子也在思考若是有朝一日登上那个位置,该如何对待云绫。
而一个人的志向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的行事逻辑。
弄清楚这个问题,无疑更有利于双方能长久的合作。
云绫明白这些,故而她笑盈盈地看着傅明献,徐徐道:“百姓安康,我自逍遥。”
闻言,傅明献神色一凛,起身冲云绫深深一拜,郑重道:“小王必不负姑娘期许!”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