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62(2 / 2)

“果真如此的话,中国军队也别想迅速翻过乌拉尔山。”克拉丘夫再次挺身而出,以将军的身份提出了质疑。

“中国陆军需要急着翻越乌拉尔山吗”切尔温斯基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以实际情况来看,只要亚洲地区沦陷,我们就等于战败了。要知道,能够让我们坚持下去的众多战略资源中,三分之二都在乌拉尔山以东,而且我国的众多军工企业中,也有半数以上集中在乌拉尔山以东。失去这些,就算我们保住了七成人口,也很难反败为胜。要知道,与以往的任何敌人相比,中国是最不缺乏兵员的一个,而我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更加重要的是,中国陆军完全有能力迅速翻越乌拉尔山,准确的说,是从伏尔加河河口三角洲进入我国的欧洲地区,迫使我们集中力量守卫莫斯科,为扫荡与控制我国亚洲地区创造机会。在此情况下,我们连最后一点胜算都没有。”

这下,克拉丘夫也闭上了嘴。

见到说得差不多了,切尔温斯基没有继续咄咄逼人,朝总统看了过去。

“将军,”在契力亚科夫开口前,乔德诺维奇抢先说道,“照你的话。我们这次是必败无疑了。那么我想知道,除了这些定性分析之外,有没有证据,哪怕是不太可靠的情报来证明将军的观点”

切尔温斯基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顿时黯淡了下来。

不得不承认,乔德诺维奇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家,不但抓住了要害,还以非常直接的方式让切尔温斯基闭上了嘴。

“鲍里斯乔德诺维奇的名,如果连大方向都无法确定,具体证据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统阁下,这是决定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头等大事,难道我们能够凭借几个人的个人主观判断,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就做出决定吗”面对救场的契力亚科夫,乔德诺维奇一点都不客气。“不可否认,中国军队确实足够强大,甚至算的上是当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我们从来就不畏惧强敌,当年的法国大军与德国军队何尝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呢同样的,我也认为,只有在确定了大方向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但是我看到的是,现在所有证据都证明,我们正面临一次绝佳的机会,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切尔温斯基将军提到的那些情况就会成为现实。”

契力亚科夫暗自叹了口气,朝切尔温斯基投去了无助的目光。

之前还信心勃勃的陆军司令更是面容憔悴,因为乔德诺维奇提到的事情让他与总统都无法反驳。

卷十四硝烟漫天

第27章机会

乔德诺维奇提到的“机会”,指的就是共和国与欧洲集体安全组织的罗马条约。

很多人都认为,罗马条约是一份针对俄罗斯的准军事同盟条约,俄罗斯是直接受害国,有什么机会可谈呢到底有没有机会,得看从什么角度入手。如果始终认为俄罗斯是直接受害国,而且只能被动应对,那肯定没有机会可言。如果换个角度,从中寻找对俄罗斯有利的条件,再积极应对,不但有机会,还能彻底改变俄罗斯的被动处境,使俄罗斯从受害国变成受益国。

乔德诺维奇看到的,就是对俄罗斯有利的一面。

罗马条约浮出水面后,俄罗斯当局立即积极开展活动,在契力亚科夫与美国总统通热线电话的时候,乔德诺维奇也利用率领商贸团去美国洽谈合作的机会,与美国副总统洛布林夫人进行了非正式会晤,并且相互交换了意见。正是这次毫不起眼的会晤,彻底改变了俄罗斯的政坛格局。当乔德诺维奇率领商贸团回到莫斯科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已经正式照会俄罗斯联邦政府,美国不会承认共和国与欧洲集体安全组织签署的任何条约,并且会踏实履行美俄秘密同盟条约所规定的义务。随后,美国国防部长史塔克利用美俄部长级军事交流的机会,在莫斯科向契力亚科夫在内的众多俄罗斯要员当面做出保证,只要战争爆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美国都会为俄里斯提供军事援助,并且在俄罗斯发出请求之后,派遣部队参与作战行动。虽然这只是口头保证,双方没有签署任何书面协议,但是包括契力亚科夫在内的俄罗斯要员都知道,美国不会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玩弄俄罗斯,不管怎么说,俄罗斯战败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好处。

得到美国的保证之后,俄罗斯当局也没有闲着。

在史塔克离开莫斯科之前,俄罗斯当局就借军事交流与常规军控核查的名义,让美国军事访问团参观了包括莫斯科北郊谢尔吉耶夫陆军基地在内的数处大型综合军事基地,为美国的军援、以及在必要时部署作战部队做前期准备。在参观访问中,美俄军官还对军事指挥体系与战术体系做了简单交流,并且商定在年底之前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提升两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虽然这是些小动作,但是意义非同凡响。

对俄罗斯军队来说,这次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