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为了降低民用航天的成本,“琼楼工程”就在磁感应推进系统上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要知道,如果磁感应推进系统获得成功,并且具备了取代使用氢氧发动机的运载火箭的能力,那么民用航天发射成本还会降低一大截,达到与21世纪初航空飞行成本相当的水平。如此一来,上太空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毫无疑问,磁感应推进系统正是空天战机的关键子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该推进系统能否开发出来,直接决定了空天战机能否走上战场。
与“琼楼工程”相关的,还有包括材料、生物、医药在内的众多尖端技术。
非常可惜的是,在这么重要的领域,美国的步伐又慢了一拍。
不是美国当局不知道航天的重要性,而是在相关技术上落后得太多。
别的不说,美国推广可控聚变核电站的时间就比共和国晚了大约5年,而全面普及的时间更是比共和国晚了10年以上。如此一来,在航天发射成本上,美国根本无法与共和国竞争,也就不可能像共和国那样去搞一个注定要耗资几十万亿元的航天项目,因为美国这么搞的话,花费至少是共和国的10倍,别说美国的企业承受不了,就算集中美国的国力,也不一定能够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工程。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美国真的跟上来,搞一个相似的计划,那么“琼楼工程”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即成为压垮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如此,在共和国大搞民用航天工程的时候,美国推出了“马尔斯计划”,即登陆火星,并且在火星上建立科学考察站的计划。
虽然看上去更加遥远,而且更加“先进”,但是把几个人送上火星与在近地轨道上建立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巨型空间站相比,艰难程度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实际上,后来共和国也椎出了“广寒计划”,即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就是在向美国的“马尔斯”计划叫板,迫使美国加大航天投入。
可以说,美国最后一个摆脱大萧条,就与双方在航天领域的残酷竞争有关。
根据后来解密的一些资料,在2040年之前,共和国当局在航天领域的投资在25万亿元左右,而美国在该领域的投资大概在7万亿美元左右。虽然按照2040年汇率计算,共和国的投入还要稍微多一点,但是以两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大萧条期间的经济状况来看,美国受到的压力肯定超过了共和国,而且相当于共和国的2到3倍。
据王元庆的秘书焦魃山在后来回忆,当时王元庆有过用经济打垮美国的想法。
当然,这也只是想法,美国用经济手段干掉了前苏联,自然不会败在共和国的经济打击之中。
问题是,这种全面竞争绝对不是谁想停就能停得下来的。
虽然2041年的中东战争让共和国与美国当局都吃到了苦头,也对愈演愈烈的中美冷战产生了遏制作用,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共和国与美国都缓过气来,民众也基本上忘记了战争的影响。
共和国当局在这个时候高调出手,等于向美国下了挑战书。
卷十三道义之争
第58章高端之争
从规模上讲,2049年的范保罗航展刷新了近20年来欧洲防务展的纪录。
虽然很多人认为,受法国对外政策影响,美国的航空设备制造企业,特别是与军火生产有关的企业不会参展,或者会缩小参展规模,但是到范保罗航展举行的时候,美国企业不但没有缩小规模,反而扩大了规模。拿美国航空制造业巨头波音公司来说,不但带来了大量民用航空产品,还带来了很多军事展品。
用欧洲新闻媒体的话来说,美国企业大举参展,就是想把共和国的军火商比下去。
众所周知,像波音这样的美国军火企业,在2020年到2040年间,经历了自创建以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根据美国当局在2045年公布的一份数据,整个大萧条期间,只有不到两成的军火企业幸免于难,破产或者被兼并的军火企业高达八成,在这其中就有如同雷声公司、通用电气公司、西科斯基公司等一大批军火企业。当然,幸存下来的美国军火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要知道,早在2020年,也就是大萧条爆发后不久,共和国就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军火出口国。
虽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能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军火出口国,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肆虐全球的大萧条极大的打击了全球军火市场,那些传统富裕国家、也是以往最大的军火进口国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而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美国的客户,共和国军火企业在2020年左右,主要面向第三世界国家与友好国家。二是共和国军队在战场上为共和国制造的军火做了最好的广告,让那些怀疑共和国军火的性能与质量的人闭上了嘴,也让那些希望获得更多军火进口渠道的国家有了新的选择。三是美国军队在这一时期的作战表现远不如共和国,因此很多国家都开始怀疑美国军火的性能。但是真正的原因却更加简单,那就是共和国的军火在技术上超越了美国,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军火。拿当时畅销全球的两种战斗机来说,即便美国在半岛战争之后,修改了限制先进战斗机出口的法令,允许向盟国与部分友好国家出口包括f22a在内的先进战斗机,受价格、口碑等因素影响,f22系列战斗机的市场占有率仍然不如j14。虽然f35系列战斗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j15,但是其前提条件是采用了联合研发体制,所以10多年后,随着j17进入市场,美国的轻型战斗机也败下了阵来。
总而言之,这种深层次的影响,让美国军火商遇到了100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即便在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向全世界倾销武器装备,但是受其基本对外政策与技术实力影响,苏联的军火从来没有让美国军火商感到头痛,反而成为美国军火商提供了发财的机会。仍然拿战斗机来说,众所周知,ig21算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具有代表性的轻型战斗机,在战斗机中的地位与ak47在步枪中的地位非常相似,不但皮实耐用,而且价格低廉,直到21世纪初,仍然有数十个国家在使用这种于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战斗机。问题是,ig21不但没有让美国军火商失去生意,反而让美国军火商找到了新的发财方式,那就是通过开发与其针锋相对的f5系列战斗机,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也为后来美国当局降低f16战斗机的出口门槛打下了基础。要知道,在ig21之后,最成功与产量最大的就是f16,而苏联同期开发的ig29的全球销量远不如f16。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看,美苏冷战期间,因为双方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