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连刚刚升任空降153旅旅长的李东石上校都有点不敢相信。
4个地面战斗营在30分钟之内全部完成空降,2个工程营1个由空突151旅派来也在15点15分左右到达,并且在空降场顺利着陆。
部署好旅部之后,李东石开始部署防线。
空降153旅的任务不是去攻打印军守卫的西里古里,也不是去占领其他印军营地与军事基地,而是守住空降场,让工程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建立前线野战机场。
对空降153旅的官兵来说,这样的任务比度假旅游都要轻松。
当然,李东石没有忘记让运输机尽快把旅属炮兵营与后勤营送过来,虽然旅属炮兵营装备的是大口径迫击炮,不是威力巨大的电磁炮,但是在阵地防御战中,大口径迫击炮的威力不见得比电磁炮差。更重要的是,李东石参加过空降153旅的所有作战行动,怎么也不会忘记之前的那些惨烈战斗,也就不会忘记直接指挥的炮兵部队。
运输机群能在一个批次中运送空降153旅的大部分部队,不是y16a的数量够多,也不是y16a的载重量比y15b大,而是设计更加合理。虽然y15b也能同时运送2辆空降战车,但是受设计限制,最多只能在2个空降班之外运送不到1个排的作战兵力。y16a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空降作战,机舱更加宽敞,容量超过了y15b,在运送2辆空降战车与2个空降班的同时,还能空运2个15吨级的货盘,或者120名官兵。以y16a的空运能力,只需要60架y16a就能完成以往需要至少90架y15b才能完成的空降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空运效率。
提高空运效率的关键不是空降,而是机降。
为此,首先到达的工程部队必须赶在运输机群再次到达之前铺好跑道。
2个工程营,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好戏还在后面。
控制了空降场,部署好防线后,李东石发出了信号。
此时,dz25c机群正在飞往空降场的途中。这些隶属于第155航空运输旅的低空运输机运载的不是作战部队,而是用来修建野战机场的设备。
改进qz25b的时候,陆航就明确提出,新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必须能够运载1辆空降战车与1个班的8名步兵战车驾驶员留在战车内。虽然dz25c在定型的时候没能完全达到陆航的要求,只能运载1辆拆除了侧面装甲与顶部遥控炮塔的空降战车,但是其空运能力仍然比qz25b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特别适合运送尺寸巨大的设备。用dz25c运送用来修建野战机场的工程设备,以及用来铺设临时跑道的预制件没有任何问题。dz25c的载重量超过24吨空降战车的战斗重量为22吨,因为很多能够塞满机舱的大型设备的质量都不到24吨,所以144架dz25c在一个批次中能向前线运送大约3000吨物资。建立一处包含一条1200米长的临时跑道的野战机场大约需要2800吨物资,也就是说,第155航空运输旅不但可以将所有设备送往空降场,还能为空降153旅提供一些额外援助。
15点30分,dz25c机群到达空降场。
李东石要的不是弹药,因为运输机空投了不少弹药。
他要的是几套无法空投的后勤保障设备,比如能够在1天之内为3000名官兵提供9000份可口饭菜的9套野战炊事装备,能够同时供200名官兵沐浴的野战浴室,能够容纳500名官兵的野战电影院,还有一套可以同时救助12名重伤员、收容200名轻伤员的野战医疗系统常说的野战医院。
只有让官兵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打好仗。
从基层爬上来的李东石非常清楚后勤保障对战斗力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李东石非常清楚,此时的空降153旅已经不是五老阻击战时的空降153旅,官兵换了好几批,现在军人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吃苦耐劳的精神却大不如前。虽然在极端环境下,空降153旅的优秀传统能够成为战士的精神支柱,但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没有多少官兵愿意像李东石当年那样,躲在坑道里抗击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李东石搞不清楚,他只是不希望官兵的情绪受到影响,因为谁也说不准空降153旅能够在什么时候完成作战任务。
按照计划,运输机群将在21点30分左右再次到达。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内,2个工程营的官兵必须创造一项新的战争纪录
卷十龙腾九天
第59章左右开弓
在6个小时内修建一座能够供y16a这样的大型运输机起降的野战机场,对任何一支军队的工程部队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在很多人看来,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用预制件敷设跑道,用集装设备搭建野战机场所需的基础设施,不是高科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就在岛屿争夺战中大量使用该方式建立野战机场,让航程有限的作战飞机能够尽量靠前部署;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美军在塞班岛、琉黄岛上建立了多处野战机场,除了用来支援护航战斗机之外,还可以让带伤返航的战略轰炸机降落,增强了轰炸力度。
问题是,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在6个小时内搭建好1座野战机场。
如果没有把握,裴承毅不会让空降部队的工程兵去执行完成不了的任务。要知道,如果运输机群不能尽快将更多的作战部队送往前线,进攻西里古里的战斗就将受到影响,整个作战行动也将受到牵连。作为前线总指挥,裴承毅没有任何理由让作战部队去冒险,更没有任何理由拿自己的前程去冒险。
实际上,早在藏南冲突之后,共和国陆军就考虑到了修建野战机场的事情。
当时,为了夺取前线机场,让运输机载着部队进行机降,空降152旅不得不冒险攻打由印军严密守卫的空军基地。可以说整个藏南冲突中,空降部队攻打印度空军基地的损失最为惨重。伤亡不是主要问题,战争肯定有伤亡,由此导致的风险却让陆军无法承受。换句话说,如果空降部队没能顺利夺取印度空军基地,后面的作战行动就无法展开,整个作战行动也就无法取得成功。
无法夺取敌人的空军基地,只能设法建立野战机场。
2032年,陆军野战机场预制件项目公开招标,经过两轮竞争,最终一家名为“川宏实业”的民营企业胜出,得到了总价值口12亿元的合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川宏实业在军火生产领域并不知名,甚至从未参与过军火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