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14(2 / 2)

当时依克唐阿接到这份密旨,当即就涨红了脸。他和徐一凡是不对付。他是大清忠臣,旗人老家满洲位置最高的人,和活曹操徐一凡怎么也站不到一块儿。可是吉林练军这场战事也死伤数千。打死他也不愿意指挥小鬼子来夹击徐一凡的禁卫军

在接到密旨之后,他反而加快遣散这八千俘虏的速度。一条条各色各样的火轮船开过来。装上小鬼子开回日本。一直快接近年关这个时候。这事儿才办了个七七八八。算是了了依克唐阿的一桩心事。仗算打完了。依克唐阿也想挪挪地方。到沈阳自己正经官署散散心去。将来如何。他反正是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徐一凡他是共过事的。行事果决。有的时候还有一股子玩命的劲头。除了胆气之外。布置各项事情。每在机先。瞧辽南当初七万败军那一团乱麻的局势。被他果断诛杀丰升阿。转瞬间稳住军心。理出头绪。

更挥军反攻。直到在旅顺打的鬼子全军覆没这等对手。朝廷还要他去对付。将他这支部队倚为长城之靠。想到这里。也只有叹息。回沈阳呆几天。也是想抛开这事儿不想。将来如何。管他妈的吧

不仅仅是依克唐阿如此,他麾下吉林练军所部,也是懒洋洋的。仗打完了。将来去向如何不知道。不是去朝鲜。就是要调入关内。大家伙儿家都在关外。这些日子。就不断有人请假。营官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批了。要不是军法约束,和约还未正式落笔。大过年的,谁不乐意回家看看

就算留在旅顺金州一带的万余吉林练军所部。也早没了军队的样子。

劫后余生的两地百姓纷纷返家。房子要不给打没了,要不就给军队号了。整理家业也无从谈起。这个时候先的顾上活着你两个我三个的凑上一点本钱。到附近没遭兵火的地方进点儿香的辣的。一个个野集市也就开起来了,专做当兵的生意。没本钱的,就卖儿卖女。甚至席棚一搭,做起了半掩门子的皮肉生意。这些日子,可以过冬保暖的的窝棚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这些野集市点缀在这些窝棚之间。每天都是熙熙攘攘。不管当值不当值。吉林练军就算大头兵。也有点缴获的战利品。腰里还有几文赏号。整天都在这些的方流连。大吃大玩儿。一个日本的大米罐头。或者禁卫军丢下来的加拿大牛肉罐头。就能睡上一个大闺女。大过年的在这里吃风。谁还管他妈的朝廷又要怎么折腾他们这些日子。晚上在营的吉林练军都没有几个。不过从依克唐阿以降。谁都当是没看见。

吉林练军这些满人子弟。算是对大清江山有足够的汗马功劳了。大过年的还戍守在这里。闹翻了天也随着他们吧。

旅顺内外。全无一点点兵城的整肃之气。到处都是乱七八糟。到处都是喝醉了大哭大闹想家的大头兵。城里头一片狼藉。

只有黄金山上,徐一凡去时设立的招魂台,无人敢上去糟蹋。那一根根白幡,仍在面着苍黑渤海,无声飘动。

正是下午的时候儿。旅顺码头外面。响起了呜呜的汽笛声音。两条客货两用的火轮船。冒着乌黑的烟气。小心翼翼的驶过才清理出来的水道。

旅顺码头是这处战地唯一整理出个样子的地方。还架设了两条长长的木头栈桥。原因无他。遣返鬼子俘虏用的。

码头栈桥上面。不过只有七八个懒洋洋或蹲或坐的旗兵。没一个人带着又笨又重的洋钱。还很有几个穿便服的。那带队看守码头栈桥的都司更是换了一身羔筒子的长衫。又暖和又压风。大家伙儿正聊的兴致勃勃。

“那些烂婊子不要去玩。妈的生意都做烂了。要是染了病,得用轻粉熏。闷了口不过就是倒牙,要是熏死了那才冤枉”

“呸呸呸,大吉利市,大过年的,说这个晦气不晦气”

“大人。标下的意思就是。反正这快活日子过不了几天。到时候。咱们说不定得进京城和姓徐的死磕。那是个善茬不玩几个黄花大闺女。死了都冤。搭棚子的那些烂婊子。都残了的。标下倒是有好门道朝窝棚里头钻总有不少家是揭不开锅的。大人要面子。不肯上集市卖。自家儿女在窝棚里头设了炕。两块徐大头。一个黄花闺女大人。要不要标下引路”

“你就缺德吧咱们吃的就是刀头舔血的饭。坏了良心。枪子儿专门照着你招呼走在路上。黑煞神挡路老子不去。你们也少去。积点德吧。老百姓也可怜”

正说的口沫横飞。就听见汽笛响动。接着就看见了两条火轮船的烟柱。船上明显有熟悉旅顺航道的引水员。自己就这么开进来了。守在港口入口山头上的信号灯处的旗兵们不知道在哪里钻沙子呢。两条船进了港口水域。才有灯号闪了几下。询问来船来意。船上也没回信号。入口处也就不管了。反正这些日子来来往往也有不少船了。都是接人。哪怕是鬼子的船。都老老实实的。这个时候了。天还能塌下来。

几个人被惊动。站起来看看船上旗号。一个个都皱眉。那都司骂了一句:“他妈的。招商局的船小鬼子在这里没剩几个了。大过年的。他们来干嘛”

当兵的有的却兴致勃勃的:“是不是皇上太后念着咱们这些旗人子弟过年还不能回家。送犒劳来了”

“送犒赏来。大帅能不知道能不派队子来接就痴心妄想吧。两江现在没了。京城八旗爷们儿的年赏还不知道凑不凑手。咱们多是索伦。什么时候才能想的到咱们”

“索伦怎么了现在不就是咱们还算一支兵京城八旗倒是拉出来哇。多了不说。咱们一个能打他们八个”

码头栈桥几个人一边胡扯着。一边也好奇的在那里张望。码头周围也被惊动。四处房子里头都涌出了不少留守的旗兵出来看热闹。不多一会儿。似乎城里头依克唐阿将军行辕也被惊动了。一个中军武官。带着一队骑兵也急匆匆的朝码头这里赶来。

船就在旗兵们好奇的目光当中缓缓驶抵码头。动作熟练的分别靠上了两座栈桥。船上不过七八个船员。一个个都穿的鼓鼓囊囊的。瞧也不瞧栈桥上面张大嘴巴的那几个旗兵。只是在那里下锚抛缆。

一个旗兵手快。接住了扔下来的大盘缆绳。仰着脸大声发问:“哥几个。哪儿来的运小鬼子都没人了。还用的着这两条大火轮大过年的。为什么来了”

船上船员探头下望。大声答话:“年节坎上。咱们是来送犒赏的要不是奉派。谁他妈愿意跑这么一趟快点系缆。要放跳板啦”

一听到犒赏。大家伙儿脸上都快笑烂了。忙不迭的帮忙系缆。那都司小武官也笑道:“到了这儿。酒管够。我招待各位皇上还念着咱们辛苦哪”

码头这里的喊声。顿时让岸上看热闹的旗兵们发出了大声的欢呼。乱哄哄的就朝栈桥上面涌。那个带队来查看的中军武官大声喝骂。才把他们赶开。这武官在栈桥口下了马。咚咚的大步走过来。这时两条火轮船前后甲板都已经放了跳板下来。那中军武官走到跳板前面。大声喝问:“送什么犒赏来大帅这里怎么没收到水电报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不说清楚,不得下船”

中军武官的做派话语。顿时引起了周围旗兵们一阵起哄的声音。大家年节关头还守在这里。已经算是给皇上和大帅面子了。朝廷还算有人心。巴巴的送年节犒赏过来。这家伙却扯着鸡毛当令箭。算个什么东西开这洋玩意儿的都爱拿糖。万一扯下脸就走。大家怎么办朝火轮船开炮

船面上寥寥几个船员也不答话。突然就让开了跳板。船上汽笛突然短促的呜呜响动三声。在旗兵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时候。船甲板上的舰桥。船甲板上的舱盖。能打开的地方。就全部打开了一个穿着黄色冬季军装的人影冲出来。接着就是一群。这打扮大家都不陌生。大檐帽。西式背包。德国造洋枪。再加上领口的苍龙领章。除了禁卫军。还能是谁

大队大队的禁卫军官兵轰雷一般的涌下跳板。当先几个目瞪口呆的旗兵包括那中军武官。那小都司都转瞬间被按倒在地。黑洞洞的枪口顿时就指向了他们。其他人不管不顾。只是发足向栈桥外狂奔。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