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54(2 / 2)

轮船上,张佩纶负手抬头,眼里也有泪光,低声自语:“我要是死在马尾,该有多好”

两处各怀心思看着这里的人物,都是默然无语。韩中平老爷子甩掉手上望远镜,大步下楼。而盛宣怀却是苦笑摇头:“看来和张幼樵是没什么谈的了,这徐一凡,不是李中堂跟着这位爷,要不就是荣华富贵,要不就是万劫不复”他回头看看已经傻了的北洋诸人,苦笑道:“各位,自己选吧”

辽南。徐一凡猛地打了一个喷嚏,接着又是七八个,坐在那儿他就开始骂骂咧咧了:“谁他妈的背后骂我”

底下一片静默。军帐当中,所有人都看着徐一凡在那儿搓鼻子。各军统领济济一堂。辽南诸营头已经在牛庄西南面全线展开,已经和日军的步哨建立接触。最近好消息不断传来,徐一凡又让了奉天将军的位置,大家伙儿最大的担心也没有了。正是摩拳擦掌准备拼上去的关头。虽然徐一凡一天当中有最多有两三个钟点还能保持大帅风范,其它时候不知道晃着膀子在干嘛,一切军务都是他麾下那位冷冷的李军门在打理。可是在场中人,没有一点敢轻视徐一凡的意思。

要知道,眼下的所有有利局面,这派系复杂的军队一心准备死战地局势,甚至逼得洋鬼子都要支持大清的局面,都是这位徐大帅一手抢过来的

谁都知道,要是彻底打赢眼前这一仗,反击旅顺金州得手,将鬼子征清第二军赶下海。徐一凡的地位就再也不可动摇了,以朝廷现在拥有的实力,除了还有一个君臣名份,其他用什么手段也弄不倒这位海东徐帅了。就算他到了两江,也是隐然两江王的身份。将来如何,大家走着瞧吧。大家也已经窝囊够久的了,徐一凡将打胜仗的一切条件都给他们准备了,这次拚死拉倒。今后如何,那是京城大老们该担心的事情了。

他在上面耍宝,大家伙儿就当没看见。还是李云纵有点瞧不下去了,上前一步:“大帅,各军已经准备完毕,请发军令吧”

徐一凡斜眼瞧瞧他,他能不知道这是这场甲午的最后收尾一战了列强要东亚早点恢复平静,小鬼子现在就是仗着一点虚火硬扛。他们可没有五十年后的实力,可以撑到挨完两颗原子弹。征清第二军打掉,小日本不想下台也得下台了。他就可以捞足名声好处到两江去听调不听宣,细看涛生云灭去。

那又是另外一场战事了。

他掏掏耳朵,懒洋洋的发问:“大家伙儿,准备好了没有要是还有什么顾虑,现在先说,大家没事儿,打起来再废话,我脾气也不大好”

哗啦一声,所有将佐全部起立,举手平胸,佩刀马刺撞得叮当作响:“愿为大帅效死”

西元一八九四年十月八日,张佩纶唐绍仪抵达津门,动静之大,京城为之侧目,却又不敢多言。同一日,已经展开完毕的辽南诸军,开始和日军接火。

第四卷不一样的甲午㊣第七十九章最后一战一㊣

辽南的秋日,比起关内,多了一分肃杀。北面的寒风,这个时候已经有丝丝点点的下来了。夹杂着海风,刮的苍茫大地上一片草偃树动。

可是天气,仍然高朗得让世界一片通透的景象。人处其中,勃勃的只觉得浑身都是精力。

这正是壮士征战杀人的好天气。

从这个甲午年残冬未消的时候,两个国家十余万教养二十年的虎贲,数十条如海上山岳一般的铁甲战舰,已经在东北亚的大地和洋面上,狠狠碰撞厮杀到了如今这个场面

仗打到现在,大清就仿佛是过了初春的病人,冬天里面有段时间似乎熬不过去了,兵船丢了个干净,大军败了一路接着一路,地方丢了一处又是一处,名臣重将是死了一个接着一个。但是春日景明的气息一到,这病就一里儿一里儿的熬出头来了。而且眼看着吃得好,睡得香,老天爷也帮忙,不来个倒春寒什么的。就在十几二十天前,要知道,大清皇上都下了诏书要投降

国势乾坤扭转,只因海东有此一人。

山东抛开不论,单说他坐镇的辽南战场,现在局势已经完全扭转。原来退避辽南的数万败军,已经整顿成左右两翼,左翼是依克唐阿的吉林练军,右翼是宋庆的毅军,中央是徐一凡委聂士成以禁卫军第二镇总统身份领的禁卫军第二镇续备军那些北洋的散乱营头,在北洋大靠山倒台,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儿,徐一凡毫不客气的就先收编了再说。

辽南败军整顿出近四万的官兵,从正面压了上去。在侧翼的辽阳,还有已经是大清第一强军的禁卫军第一镇主力,第二镇一部在虎视眈眈。辽南诸军都明白,他们上去是把鬼子吸在正面的,只等着禁卫军打在鬼子侧翼上,然后一举席卷辽南失地。大家都是带兵的,徐一凡的这个部署也是中规中矩,谁还不明白。有禁卫军在侧翼当大家伙儿地靠山,就算正面扑向小鬼子,那征清第二军应付起来也得畏首畏脚的。这攻势战役打起来就百无禁忌颇有几个要在徐一凡面前卖好,试图投靠地营头还大言表示,用不着禁卫军,现在辽南正面八十个马步营头,就能一举打到旅顺

大家伙儿都干劲勃勃地,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这局面已经变得让大家认不出来。黄海渤海,西洋鬼子的兵船已经进驻。日本鬼子的运输船舰往来,双方虽然没有撕开脸真动什么手儿,可是总在西洋鬼子那些兵船的监视下往来。直隶平原威胁已经全部解除,在天津,在大沽,在辽西走廊一带备海的兵力军资,可以向北向南毫无顾忌的转运。这些还只是单纯军事上面的好处,士气民心地好处更不用说了。小日本还想和整个天下为敌不成

当面东洋鬼子征清第二军的态势也更让诸军兴奋。一路如狼似虎,打得大清诸军败绩连连的鬼子兵。也没有了才上陆时候破金州,陷旅顺,摧破田庄台清军主力的精神头儿,现在在从旅顺到田庄台一带展开,态势消沉,战斗意志也不那么强了。

以由岩和凤凰城一带为依托,被徐一凡称为义勇骑兵队的那些东北马上汉子们,反复的骚扰攻击着鬼子的兵站补给线。还有他们的征粮队伍。他们报过来的战绩。说鬼子再没了拼死抵抗到底地那种疯狂劲儿,原来一个小部队都能和大队义勇骑兵死掐。现在战场投降的都有大几十号儿了,这些小鬼子俘虏都给快马押送到了已经将大营摆在牛庄西北面的徐一凡那里,多少营官都借故汇报军情去瞧了个新鲜除了旅顺溃围的几个北洋营头,还有宋庆毅军一部,不少参战清军一路过来都光顾跑了,鬼子什么样说实在没看清楚。

现在一瞧见,大家都乐。一帮罗圈腿小矮子么想起当初天崩地裂,心胆俱裂的时候,大家都是唏嘘,当时谁都以为神州陆沉了,黑沉沉的乌云在让大家丧胆之余只觉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却是如此

只因有此一人,只因有此一人。什么叫国家重臣,国之瑰宝重器,这个时候儿才能咂摸出一点滋味出来。有些资历的老行伍就能回想起咸同年间的那些中兴重臣。当初法国犯于海疆,福建,台湾,还有越南广西同时开战地时候儿。李鸿章在南线挡住了法国陆师,海上却国门大开,左宗棠左公进抵福州,天下顿时大定。那种感觉,差相仿佛就是现在这个味道了。只是现在那些重臣们死地死,倒的倒,李鸿章也不堪一击到了这个份儿上,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