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弟兄啊”宋庆陡然放开手一声惨嚎。
大家都是宿将,日军精练如此,已经有了西洋人兵队地气象。这都看得明白,大家带的军队如此,知道打是打不赢地。但是只要光绪不乱指挥,将七万人堆在一处。大家不内斗,饷和军火运得上来,不要有人听了风声先跑。还是能顶一气儿,说不定就能等到那个据说打遍朝鲜无敌手的徐一凡回来可是就是因为这些说不清道不明地原因。让这七万兵败得如此不堪
老头子的哭叫让所有人心里都是一抽,宋庆已经摘下了帽子,露出了一头白发:“这是你们旗人的江山啊你们都跑,我们死在这里做什么鬼子逼上门,就不能让咱们好好打一仗”
依克唐阿看宋庆哭得惨切,也迸出几点泪水,他一把抓住了要望地上瘫的宋庆:“老宋,嚎丧有什么用上边儿自己不想要这个江山了,咱们有什么法子快点下令吧,退锦州。还能保住一些弟兄”
四下里枪声炮声一阵阵的传来,还有日军山呼万岁的声音,再加上败兵的哭喊,这呼啸地声音卷过了辽南的丘陵山地平原,一直卷向茫茫渤海。让不类人间的景色让周遭一切似乎都变成了黑白。
依克唐阿气满胸头,这满人少有的能战之将突然大喊:“这大清,该亡”
轰隆一声,玉澜堂内书房的书案倒在了地上。吓得周围低头侍立地太监宫女们一下趴在了地上。
几个帝党大臣,更是头也不敢抬。
才推倒了自己书案的光绪呆呆的站在那里,就听见哭声从伏在前面的帝党大臣文廷式那里响了起来。
“皇上。皇上都是底下人无能,您要撑住”
文廷式是光绪年间有名的状元翰林,也算朝中清流一个得人望的人物。当初帝后两党借着朝鲜徐一凡斗法,帝党失利,让上折子鼓风潮的文状元充军到新疆。磨蹭半年还没收拾完动身。甲午战起。灰溜溜地帝党咸鱼翻身。文大状元一下又得了重用。近几日光绪才力排众议,让文廷式进军机学习行走。帮翁老头子分担一点儿。谁知道才进军机,第一时间得到的,却是辽南败报
驻锦州府盛京副都统长顺飞电朝廷,田庄台一线辽南大营十七日一战,全线崩溃。丰升阿先退至锦州,宋庆,依克唐阿也依次败退。大群败兵,蜂退至辽西走廊。杂乱不堪,器械全无,毫无约束,更有蜂抢民间财物诸事。虽然还无确保,但败兵风传田庄台惨败已为确事。丰升阿在锦州外扎营,不进城言事,情状若有所待。
据长顺风闻,田庄台一役,丧师数万,败兵全无所恃,现锦州已经闭城准备死守,伏请光绪速发援救之师
“败了败了”
光绪只是喃喃自语。底下大臣看着他们的圣君这么一副惨切模样儿,都呜咽出声。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圣君在上,权一时操于正人之手。调重兵于此,更激发将备忠义血性,怎么就会败了就算丰升阿真如传言那种先跑,宋庆和依克唐阿也有五万人上下,怎么就对付不了二万日本兵
难道这种危局,就是他们,也根本无力回天这大清,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了
“丰升阿该死皇上,速发旨意,将他军前正法这样还能鼓一下军心士气,事情还有可为”
既然找不到自个儿的毛病,清流们自然就要找替罪羊了。逃跑的丰升阿正是现成。开口说一句借脑袋用用,也花不了多少口水。
几个大臣纷纷附和,但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大沽人家说上来就上来。现在辽西敞开了,这京师也是不稳,身家性命计,是不是找个什么由头先溜走反正咸丰爷都先一溜烟过,大家这个时候溜,也不过是有样学样。
看着文廷式抽咽得动情,几个大臣附和得言不由衷。光绪只觉得浑身冰冷。
他从来就没跳出过老佛爷的手掌心啊
辽南战事,是他一手主持,却败成如此,也许转眼之间,老佛爷就要名正言顺的出来收拾局面了罢
李鸿章的兵队正从山东抽调过来勤王,在大沽有警之后加强京师守备。这些兵一到。慈禧动起手来更百无禁忌,也许淮军入卫之时,就是他要下诏罪己,恭请老佛爷再度垂帘的日子
这李鸿章的兵还能回去么当初是大家定下来地章程,京师要有兵保卫。如果辽南战胜,就算这些兵过来,他的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别人下手不得。可是现在辽南失利,这些兵队,却变成了老佛爷的泰山之靠
光绪一时觉得意兴阑珊,他是操切的性子。权在手的时候鲁莽,情势不对却极容易心灰意冷。当下摆摆手就想回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他不过也是慈禧捧上来的
看着光绪转身,文廷式抬头急切的就大喊了一声:“皇上”
光绪回头,弯着瘦弱的脊背,苦笑道:“还怎么你们商量着办吧,朕想好好歇一会儿。累得慌”
玉澜堂外,突然响起了翁同禾地声音:“天下如此扰攘,皇上怎么能歇得”
几个人都是一怔,就看见翁同禾大步走了进来。老头子两眼全是血丝,脸上神色阴沉沉的,竟然还有一丝病态地潮红。这些日子以来,翁同禾到光绪这儿,都是一概免通传。光绪瞧见他就觉得高兴,今儿却只是又苦笑了一下:“算了吧,闷得很。朕想喘口气儿”
翁同禾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