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铎前脚刚走,朝鲜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北京城地面儿这么邪,就没什么能藏得住的消息。不管是小达拉密满汉章京,甚至是总理衙门的司员苏拉,都赶紧的奔各处有力人士那里通传这个消息,让大家心里有数,问起来也有一个因应的法子。这个也是大清的官场惯例。世铎懒得管。也没法儿管。
慈禧知道了这个消息,京师里面地其他军机,有力地满王爷。各部衙署,都先后知道了。再过一段时候,简直就是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传到后来,其实也就一句话儿。东洋人在朝鲜藩国生事,荣禄他妈的夹着尾巴逃跑,汉城都给东洋人占了。还好大清有个徐大人,带着禁卫军简直是缩地成寸的千里之外奔到汉城,把朝鲜国都抢了回来还把东洋鬼子打了个稀里哗啦
挥师千里,平定一国地功绩,放在哪朝哪代,从嘴里说出来也是光彩照人
百姓们,小读书的,中下层的官吏们说起来那是意气昂扬。民气如潮。浑没把东洋小短腿儿放在眼睛里面。可是在真正负有责任,知道一些内情的大官儿,各国有心人眼里,就知道这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了。
这牵涉着东亚地缘政治版图的变化在东郊民巷地各国使馆也顿时翻动起来。洋人们都立刻行动,京师的总理衙门。东郊民巷的日本领事馆,还有作为大清外交头号人物的天津北洋衙门,都成了他们关照的重点。朝鲜方面,现在文报不通,不少西洋领事馆现在都去电给天津的使领馆,让他们快点派人搭船去汉城,打听方方面面的消息。
朝鲜李王和闵妃,现在是不是还在位
汉城局势,到底是由清国掌握,还是由日本掌握
日本此次行动,到底是由政府主持,还是一次意外的事件
中日天津条约在朝鲜达成地平衡,是不是已经由日本单方面打破
这些问题纷纷的发出去,在各方面传来的回答都是无可奉告。日本公使馆也并没有得到政府方面相关训令,也一个个都恼羞成怒着呢。看来又是一些非常马鹿的家伙绕开政府,在朝鲜想造成即成事实
京城当中,车马奔走如龙,人人口中,传来传去地都是徐一凡这个名字。直到现在,徐一凡才是真正儿的名动天下,各国也开始关注起这个一路行来,到处都是血火相伴,在大清政坛冉冉升起地政治新星。
至于荣禄,现在人根本就没心思提起这个名字了。
大家都在等着徐一凡进一步传来的消息。
了解了内情,才好交涉,决策,调整,博弈,抗议,威吓,交易甚至推卸责任,争夺好处,升官发财
可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面,不管这里如何声嘶力竭的询问,徐一凡那里都是杳无消息。朝廷连电北洋,要北洋迅速放船朝鲜,速派大员查明朝鲜情况回报朝廷。北洋也是有些死样活气的,总说情况不明,不得轻动,东西洋现关注朝鲜局势,擅自轻动,恐激化形式。还是等徐大人回报一切才好措置。
这徐一凡,到底又在干什么
徐一凡在汉城,也并不是过得太轻松。
一个国家的都城抢下来了,可是他也在朝鲜从北到南的杀了一溜够儿。现在朝鲜中枢基本瘫痪,汉城遭了劫火。他现在干的差不多就是后世麦克阿瑟在日本干的活计。恢复汉城秩序,重建朝鲜政府,四下安民,还要一只眼睛盯着还闭门自守的日本公使馆。他这个大脑中枢到了汉城,身子禁卫军主力还丢在几百里外的平壤这态势也要赶紧调整,主力要集中到汉江来,维系住汉城平壤之间的核心交通,还要让事态不继续激化下去,引起甲午战争提前爆发。国内那里,还眼巴巴的等着他回报的最后消息
一个人劈成三瓣儿,大概就能干好他手头的活儿。人才啊,十九世纪最缺乏的,最重要的,也还是人才啊
虽然心里抱怨,可他还是干得兴致勃勃。一个国家匍匐在他的脚下,这种成就感和推动力,对于他个人,甚至到他初步形成的团体而言,都是不可估量的。徐一凡的事业,到现在才可以说是真正起步。大家都明白,经此一劫,徐一凡在大清。甚至在东亚。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朝鲜的李王和闵妃,他都觐见过了。这对朝鲜最高公母,对徐一凡地客气。那简直是没话儿说了。徐一凡什么要求,都是连连答应。徐一凡塞给他们的致总理衙门和理藩院的电报底稿,他们是马上接受,答应一字不改,经过正式渠道,用宝之后发出去。对汉城和平壤军管。也立刻答应,当即正式授权不授也没法儿,现在他们的安全,还要徐一凡地禁卫军保护呢更别说在平壤,徐一凡替他们平了东学党之乱了。朝鲜现在谁是话是人,用屁股想也明白。
关于朴泳孝的议政大臣身份和政府,双方倒是一拍即合徐一凡需要工具,而李王和闵妃手里也实在是没人了。新旧大臣。没跑掉的几乎都给杀了个干净。再加上朴泳孝这家伙对李王闵妃也是有擎天保驾的功劳,现在这个家伙就是名正言顺的朝鲜议政大臣。李王老子大院君被他杀掉的事儿,也只有大家都捏捏鼻子不去想啦。
朴泳孝这工具倒也得力,他也知道自己小命在谁手里攥着呢。简直是徐一凡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搭起政府地架子。一些原来只是小吏的家伙,在大乱中只能守在屋子里面发抖。这个时候都给硬拖了出来,本来以为小命不保,结果却给安上了这个大臣那个府君的官衔儿,拿着官封诰书一时只懂得发抖。
其次就是召集流散的旧军和警察,重新恢复秩序。这个在街头四下巡逻的禁卫军的支持下,也很快达成,汉城本来就已经半空,恢复秩序也不如何为难。老百姓们看着枪声不响了,也犹犹豫豫的开始回来。
最后就是掌握朝鲜的经济命脉,这个国家百年积储,再喊空虚也是有点底子地。从金银储备和粮食储备,都是府库大开,完全转到禁卫军手中,四下贴着的都是禁卫军的封条。死去那么多大臣,他们的家底在短短地一两天暴乱当中也不可能被烧空抢空,都是完全军管。这事儿徐一凡注意了去让朴泳孝做,抄这些死老虎的家当。哪些可以抄干净,哪些还有点余脉不能得罪狠了还要合作。他不知道,朴泳孝这些朝奸可明白啊再说了,让军队沾手经济上面地事情,再清廉的也要腐败一把,他可没幻想自己手下觉悟那么高。让这些朝奸经手沾沾好处,这也是利益共享,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意思,反正他不怕朴泳孝瞒了大头。这家伙还要小命呢
这样算下来,自己还很有赚头不管这个赚头是不是建立在对一个国家破坏性的掠夺上面,是不可重复的特例。可是毕竟是大发洋财啊
当太上皇的感觉真好啊
可是,真正头痛的还是日本,还有他们后续的态度。而日本公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