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01(2 / 2)

在夜色中,三两个人影在有日本公使馆徽记的马车带领下悄悄来到了公使馆中。一直被带到了使馆深处的和室。打开玄关的门,就看见川上操六端正的跪坐在那里,正看着一本汉书艺文志,灯光下的剪影,不动如山。

来人走了进来,鞠躬行礼,然后同样端正的在他面前坐下。两个人正是金玉均和朴泳孝。陪着他们一块儿过来的杉村守在门口,悄悄将玄关拉门拉上。

川上操六轻轻的放下了书,拉了拉和服襟口,微笑道:“金君,朴君,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金玉均和朴泳孝对望一眼,都发现自己在微微发抖。川上中将抵达汉城坐镇,看来是已经箭在弦上了

金玉均勉强笑了一下,尽力的放平稳了声音:“感谢川上阁下亲临坐镇在汉城的开化党志士,已经奔走联络完毕,只等时机一到,这些隐忍数年的志士们就会让甲申重演,重新建立开化党政府,而这次,并没有庆军坐镇汉城了”

朴泳孝迟疑了一下,声音有些颤抖的也开口说话:“川上阁下,为了朝鲜未来,我们不惜性命可是清军在平壤还有数千人,如果他们南下,日本朋友有什么手段应对没有”

他话一出口,金玉均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为了朝鲜未来,就算我们死也值得”

川上操六微笑着抬起了一只手,打断了他们之间的话。这位日本帝国陆军的秀才智囊,看起来真有一些温文儒雅的气度。仿佛在进行的不是一场改变三国命运的密谋,而是一场寻常的郊游一般。

“日本和朝鲜一心同体,朝鲜的未来也就是日本的未来,这是我们对大陆国家的崛起吼声所以诸君大可不必担心,我们会为开化党诸君营造最为有利的局面。二位只需要静静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就是了。鄙人向二位确保,这个时机将会到来得很快”

金玉均和朴泳孝都默默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了。川上还是微笑:“诸君,武器已经为开化党的志士们准备好了,今晚就可以安排杉村君秘密给你们起运分发。大院君和清国在汉城的势力不堪一击,鄙人期待诸君的好消息。”

金玉均和朴泳孝站了起来,鞠躬行礼,就要离开。金玉均的身影已经完全平稳了下来,但是朴泳孝还是在微微发抖,脸色有点儿发青。川上操六也笑着站了起来,殷勤的亲自开门,带着他们一起走出和室。

到了使馆建筑之外,川上操着手,有点出神的看着西面。

“三千年了一个强盛广大的大陆国家一直压在我们头上。我们都在她的压力下,局促在小小的,多山的,遍布着火山和震的土地上艰难的生活。祖先神灵庇佑,我们比他们早睁开眼睛,这也是三千年未曾有的机会,诸君,我们是抓住还是放过。就在我们的手中了”

他语调悠长,似乎就从很远的方飘过来。金玉均和朴泳孝也不自觉的跟着他的目光向西面看去。

视线所及,只是在天边翻滚奔涌的乌云,在一片黑暗当中涌动。似乎整个朝鲜三千里河山,都沉沉的被压在下面。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川上操六的眼角,甚至有泪花在闪动。

同一片乌云之下,徐一凡也负手走出了他的帮办公使署的公堂。一天的事情办下来,的确是腰酸背痛,但是那心理的压力,却比身体的疲惫更是要命。

他背着手哼着别人听不懂的小曲儿在院子里面散步,强迫自己什么也不想。心里面还在琢磨,是不是去找洛施和杜鹃,给自己敲敲背捶捶腿什么的这两个小丫头,自己近来怕也是有点冷落了。

男人真命苦啊,以前是享受不到,现在是享受不了。太多事情,让他心情无法放松下来了。

他偶尔一抬头,同样看到了天边的乌云翻滚奔腾,隐隐还有电光从乌云缝隙中闪现。好像远古的神灵,在乌云之上在拼死争斗一般。

徐一凡轻轻哼了一声:“密云不雨啊”

第三卷在朝鲜㊣第二十一章变起㊣

六爷最近心情说好不好,说坏不坏。他是老诚王爷的侄子,在宗室里面不红也不黑。因为喜欢和善扑营的爷们儿混在一起,虽然也抽大烟。但是身子骨还不错,骑马射箭都还来得,在宗室子弟里面算是振作的了。

朝廷突然要练禁卫军,满北京城的寻找可堪造就的宗室子弟。那六爷本来没什么指望,没想到宗人府的居然找到他头上了那六爷当时的确有点儿落魄,坐茶馆都是一个当十大钱的高沫儿鬼混个一天,抽大烟要去小烟馆,还躲躲闪闪的不敢让人瞧见。小烟馆水牌上面欠的烟钱都有十几吊了,这好事儿落在头上。那六爷差点儿就忘记自己姓什么啦。

可惜当时唯一的障碍就是宗人府的那孙子居然问六爷要五百两给了五百两,包一个随员的位子,说不定还有缺分补。没五百两,他那六爷就算骑得劣马,射得铜钱也没戏

那六爷左思右想,还是拉了一个带肚子的。五百银子到手,和那钱店出身带肚子的爷们儿说好,没缺熬着,有缺有好处大家一人一半。谁也不讹着谁。

于是置办了行头兴高采烈的随着荣禄出行,一堆宗室子弟里面还碰见了当年一起在善扑营混过的老四溥仰坐在火轮船上,当那六爷抽足了大烟出舱房凭海临风的时候儿,简直掐自己都不觉着疼了

到了汉城,六爷才发现坏菜。荣钦差和徐钦差两人不对付,徐钦差自己跑到了平壤。荣老爷在汉城。可是汉城才多少缺份,徐大人那里练着兵,有多少缺份在汉城,那就只有干瞧着带肚子的爷们儿嘀嘀咕咕和六爷闹别扭。要他还银子回家。正愁得没方儿没方儿的时候,又是天降喜事,徐大老爷赶了一大堆军官走,空出缺份儿来,要他们旗员去补

徐大人,真是满人之友哇

六爷这个时候灵醒了,又拉了二百两银子的亏空,在汉城中国人开的钱店里,凭着自己钦差随员身份硬借来的。怀里揣着借据。就找上了荣钦差最宠信那个小二爷一鸟相公。银子递上,缺份到手。其他宗室子弟从汉城到平壤走得叫苦连天,那六爷可是吞着烟泡儿顶瘾,一路上兴高采烈

到了平壤,以为就算补个队官什么的,公费银子加上克扣的,一个月也有二三百的。慢慢还债,也能混个里外都暖和。这是长差使,比起在京城里面混穷。靠着黄带子讹人,那是天上下了,他们这些天潢贵胄说起来,一多半儿家里也没余粮啊。那个带肚子的爷们儿,给他补个哨官什么的,给他找个长差事,说不定那五百也赖掉了。

结果没想到,徐大人这位满人之友,这么够交情给他们调了枪兵,让他们直接接收的朝鲜平安道的方政权收了钱粮。他八自己二,再公平没有。什么缸都替他们顶着了,你说说,到哪儿找这么个顶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