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徐一凡的苦笑:“把眼泪擦了吧,哭得跟花猫儿似的。”
杜鹃一把扯下手绢儿,睁开大眼睛,就看见徐一凡从她身边走过,一脚将砖头踢开。她讶异的道:“你干嘛不要我”
徐一凡摇头:“没见过大姑娘哭着喊着让别人睡她的我要姑娘,现在我也装着好几万的银子了,细细的挑,什么样的买不着不会今天挨一下儿,明天给骂一顿的。放心吧,你爹我会救,但是不是图的你。图的却是你们麒麟寨这百把条汉子救你爹出来,我就一个要求,别和洛施吵架了,我脑袋里面跟鸭子开会一样”
杜鹃一把抹掉眼泪,吸了吸鼻子:“什么时候”
徐一凡装模作样的掐了掐手指头,朝她一笑:“明年正月里面,让你看着你爹。行了吧。”
杜鹃小脸儿像是要放出光来:“我回头就叫陈家丫头姐姐”说着就笑逐颜开的奔开。
逗逗这些单纯的小萝莉,满脑子的勾心斗角之后,真是轻松了不少。徐一凡在那儿微笑。却没注意到在更深的墙角阴影里面,姜军师已经收了拿在手里的六轮枪。在黑暗中,悄悄的向他抱拳行礼。
第一卷京华烟云㊣第三十四章上书㊣
“好好好好个狂生”
一个清瘦的青年,一拍书桌。似乎再也坐不住,站起来快步的走来走去。青年脸色蜡黄,穿着五爪团龙的明黄马褂,戴着明黄帽边儿的六合一统帽,细长的辫子上结着黄穗子。随着他的走动,在脑后一摆一摆。
翁同龢跪在地上,仰着脸对青年笑:“皇上,赫德的气焰当时就给摧下去了。洋鬼子还能瞧着咱们大清地面儿无人”
这青年,正是号称中央帝国,六合万方的统治者,满清德宗光绪帝。
他摆摆手:“师傅,坐起来说话儿。”
翁同龢在一个包锦墩子上挨半边屁股坐了,老脸也一副放光的样子。
“皇上,条陈您也应该看了。徐府的夹片儿,一字未动。这是势在必行之事啊练了禁卫军,权操于主子。倭人明治不过是边远小藩,他都能行之事,主子为什么不能行”
光绪捏着桌脚,有点犹疑:“老佛爷那儿”
翁同龢微笑:“皇上,这是为了国朝的千秋大业啊片子里都写得明明白白。皇族掌军,是立国本的根基啊这不光是洋人的法子,其实还不是照抄国朝的成法,当时八旗从龙入关,我太宗圣祖手握此强兵,才定鼎天下,平三藩收台湾。圣母皇太后明鉴万里,必能体谅。而且掌这禁卫军,人选还是太后圈定,皇上只要抱一个不争之心到了最后,禁卫新军,说到地了,还不是天家的鹰犬保的是大清的江山”
“这练兵就要饷哇老佛爷万寿在即”
“开捐李鸿章建北洋水师可以开海防捐,咱们为什么就不能开练新军捐赫德海关每年直拨百万银子给北洋练兵,徐府算过了,先练一个镇。饷钱经费不过每月十二万两,器械被服筹个百万之数就很够了。片子上面算得极是精当,再不会有差错的”
“人才啊,人才”光绪神经质的捻动着佛珠串。眼神定定的。他猛的转身:“人都安排好了么”
翁同龢恭敬合起马蹄袖行礼:“皇上,一切都妥。”
光绪轻轻一笑,敲着书桌:“等台谏们叫起来,我再说话儿吧一点儿小事,就去烦渎老佛爷,也不是孝养的道理儿你看看,怎么赏这泰西归来的狂生是好”
翁同龢正容道:“恩出于上,臣子怎敢饶舌。不过老臣愚见,徐府似乎可以加上道员衔,授新军练兵处总文案,或者帮办委员的名义都成。等有了劳绩,实授道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光绪一摆手:“什么加道员衔,特旨道明发赏二品顶戴这功在社稷的事儿。老佛爷也会点头。反正这定然是找个亲王郡王掌总儿的事儿,他一个汉人,衔头高点儿,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皇上圣明”
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翰林黄世泰上恭请选练禁卫新军折,同日御史赵锐上参北洋水陆师兵骄将惰因循疲顽片,御史张千秋上请选拔卓异人才片,詹事府少卿王有伦上逐次整理户部度支折。
以上四篇奏折夹片,无不引用徐一凡欧游心影录当中文字。请编练禁卫新军,皇室直辖,坐镇畿辅。逐次再编练禁卫水师,以守海口。强烈指责北洋陆水师兵不满员,操练不足。将备因循疲顽,吞吃空饷。不足当大用。
并且要求地方财政厘金收归中央办理,由直隶开始。由北向南,逐次整顿。所获饷源,用来逐次扩大禁卫军编制。
御史张千秋更要求当道注意人才,把撰于超次升迁当中。结合这次风潮,这拔撰谁人。已经是呼之欲出。
四折一上,帝都震动。
对于这四个奏折的批复,光绪是留中未答,而每日奏折择要交给慈禧慈览完毕,结果居然也是留中未发。
满朝所谓的清流涌动,纷纷附和上折。而军机的现任领班大臣世铎,这些日子是一趟一趟的朝三海那儿跑。下值回到自己府中,就是闭门不见客。
十二月十九日,光绪将四折刊登邸报,明发天下。召全国各地督抚,满洲将军议复。
这个态度就是差堪玩味。
皇帝是翁同龢一手儿教导出来的,这次针对北洋的收权也是正常可是太后呢太后怎么着也对光绪皇帝的行为没啥意见
莫不是真想收权了可是这权,又那么容易收的吗
在十二月十九日的邸报里面还有不怎么起眼的一条儿。察捐升知府徐一凡才识敏明,可堪大用。知府衔免补赏道员衔,请训引见之后升用。
满清开捐以来,捐班儿还没有这样的例子。才捐得了知府,官照没拿着。分省不分省,一个钱不花,知府的缺没补过,什么差使都没当过。坐在京师坐升四品道员。道员赏二品顶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的道员没有还能捐得一个呢。这特旨道员,又是别有一番荣耀体面
而且还就地请训引见,眼看着就是要大用的人。满清官制,道台相当于后世的地区公署的专员。外官踏上这一步就不容易了。道台和管一省财政人事的藩台、司法按察的臬台,一省学政文教的学台,也是司道敌体。是踏入高层开始的第一步。
大多数人都注意到了这位耀眼夺目的政坛新星,他酒席摧赫德,著书惊蛮夷的事儿给传得云山雾罩。
连天津上海的洋人报馆,都报道了这次事件。称为古老东方帝国的又一次大变局。
英国人的北华捷报发表了评论,倒是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