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经过此前半年的经营,沿着左冯翊沿黄河的数县,修了漫长的防线,到处都有烽燧和望楼,还修了长堑和夯土墙构成的甬道,以便部队快速调度补防。
对于曹操和曹丕给他的任务,司马懿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完成了。
但是,直到今日周瑜和陆议发起渡河作战,司马懿精心设计的提防措施,还是如同纸糊的一般,一捅就穿。
数以千计的曹军士兵,在仓促向周瑜的先头登陆部队发起反冲锋的过程中,陷入河滩的泥泞之中,随后被疾风暴雨一般的神臂弩箭雨反复洗礼,交叉攒射,而后崩溃。
“放箭!不要停!不管敌人有没有退,继续放箭!让更多士卒登陆,彻底列阵整齐之后,才允许后排战船返航,去接下一批友军!”
周瑜坐在军中仅有的一艘斗舰级的大船上,挥斥方遒地指挥着战斗,让将士们不要担心船只搁浅受损、或是别的什么物质损失。周瑜不在乎这些,他现在只要胜利,只要最快速度让登陆部队站稳脚跟。
其他物质上的损失,对他而言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将士们也士气高涨,高歌猛进,水手们都疯狂全力放箭,不顾反复摇曲柄上弦带来的手臂酸麻,机械而麻木地重复着放箭的动作。
天色才刚刚微微亮,按说视野已经渐渐清晰起来了。但士兵们习惯了刚才黑暗中无脑盲射的节奏,哪怕眼睛已经能看到东西了,也懒得瞄准,懒得过脑子,只是机械地上紧弩弦,然后释放,周而复始。
清晨的黄河边,白色的弩矢尾羽在泥土中插得密密麻麻,如同白毛毛的芦苇荡一般,河风吹过,就像芦花飘散一般摇曳。
当天色再亮一些时,岸上反击的曹军已经被彻底赶了回去。而周瑜的第二批渡河部队,也已经在船队的摆渡下,赶到了战场。
临晋县郊外的这片沿河战场上,刘备军的士卒人数已经达到了两万多,而且都是精锐。
周瑜很快趁热打铁,对着曹军的沿河防线发起了反扑。
长长的堑壕,直接被登陆的士兵扛着从船上卸下来的木排搭出壕桥,然后蜂拥着冲过去。
堑壕背后的夯土矮墙和鹿角防线,倒是稍稍能起到一点防御作用。但曹军人数不足,而周瑜的攻势可以遍地开花,专挑曹军兵力不足的点重点进攻,曹军的防线很快如同筛子一般,出现了多个漏洞。
就在此时,刘备军登陆部队的又一波增援被运了上来,这次领兵的大将,正是张飞本人。
连张飞都到了,岸上的曹军当然是再无翻盘希望。
……
此战之前,司马懿原本设想得很好,
要半渡而击,趁敌军上岸的人数还不多、立足未稳时,集中优势兵力将其赶下黄河。
但最终落实执行这个计划时,却闹了个虎头蛇尾,无疾而终。
距离开战后仅仅小半个时辰,前线好几处战线传回的急报,都说当地的沿河阵地已经陷入全面崩溃。
周瑜已经上岸站稳了脚跟!连张飞都上岸了,还杀破了己方几座营垒,破了一连串的烽燧、望楼。
坐镇临晋县统筹全局的司马懿,被这一连串的噩耗打击得一筹莫展。
如今的司马懿,还只是一个文官,并没有像原本历史上十几年之后那样的实战经验历练,此前曹操也没让他独当一面领兵过,他也扛不起这样的重担。
此次作战,曹操当然也不会让司马懿独自挑大梁,而是给他配备了充足的武将,包括曹军中如今硕果仅存的大将乐进,还有其他一些部将,让他们文武配合、通力合作。
但以乐进之能,听到如此短的时间内,前线派去逆袭的部队,都被周瑜揍了回来,他除了惶恐迷茫之外,也做不了什么贡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曹操的硬实力,实在是已经衰弱到了极点。
司马懿稍稍捋了一下因果后,沉痛地向乐进复盘道:
“完了!黄河防线算是彻底完了!当初就不该下决心死守!我军兵力不足,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又白白折损了好几千精锐!”
乐进也赞同他的看法:“确实,防线修得再好,但我军兵力就那么一点,注定不可能处处严防死守。只能是集结兵力、多设烽燧望楼,发现敌军渡河动向后,再集中兵力反扑。
如此布防,只能是在战前就预估几个敌军最可能渡河的点,预作提防。但周瑜竟有魄力选那些完全不适合登陆、也没有锚地可用的河岸来登陆,我军仓促赶过去,自然不是对手,唉。”
乐进不是很懂水战和登陆战,但是挨了这次的毒打后,他也吃一堑长一智,学到了经验。
此战失利得如此之快,如此彻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周瑜在被发现后、当机立断直接找了没有港口没有锚地的位置,直接选那种黄河岸边的烂泥地登陆。
这种地段就太多了,曹军防不过来的。
而周瑜又不惜让一部分战船冲到浅滩、付出搁浅的代价,再配合海量的神臂弩手,直接从船舱和甲板上对岸边火力压制,曹军要想反扑,自然也就只能惨败了。
说到底,曹军人数太少,不可能处处设防。而司马懿的守河岸思路,其实跟原本历史上,关羽在荆州设烽火台防东吴偷袭时是一样的。
历史上关羽也没那么多兵做到长江沿岸处处设防,只能是集中兵力在后方,前沿只靠烽火台传讯示警,发现敌情后再集结部队。
所以司马懿这次输得那么干脆,也不算冤,如今的司马懿,可比不上原本历史上晚期的关羽,关羽都防不住的事儿,他司马懿凭什么防住。
往者不可追,已经败了的仗再懊悔也没用。
一个新的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很快摆到了司马懿和乐进面前。
眼下,临晋县和郃阳县还能不能守?往更大了说,整个左冯翊还能不能守?
快速梳理了一遍后,司马懿立刻做出一个决定,跟乐进商量道:“北边的郃阳县肯定完全没有必要守了,当初在郃阳留兵,目的就是确保对岸从临汾到蒲坂这段河面,不留缺口给敌军偷度。
现在黄河防线已破,郃阳就毫无意义了,必须立刻通知那儿的守军,赶快南撤与我们靠拢。这临晋其实也没什么必要守了,最终还是要退回长安决战的。
但如果我们先走了,北边的友军就再也回不来了,只能设法多死撑几日,乐将军可有把握顶住张飞和周瑜的攻势,确保我军数日之内不被围困?”
乐进听了这个要求,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直接就拒绝了:“这怎么可能?我军在整条黄河防线上,不过三四万人,这已经是关中总兵力的近半之数了!
但是如今已经在半渡而击的时候,折损了数千人,还有一部分兵马被隔在北边,就我们手头能用的这点人,怎么可能拦得住张飞?
刚才溃兵就已经回报说张飞有两三万人上岸了,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多。要我说,还是直接撤回长安吧,郃阳和北边其他郡县的人马只能丢给刘备了。”